高峰枯槁骨偏峭,野树扶疏叶未摧
出处:《山中病后作》
唐 · 李山甫
卧病厌厌三伏尽,商飙初自水边来。
高峰枯槁骨偏峭,野树扶疏叶未摧。
时序追牵从鬓改,蝉声酸急是谁催。
云门不闭全无事,心外沈然一聚灰。
高峰枯槁骨偏峭,野树扶疏叶未摧。
时序追牵从鬓改,蝉声酸急是谁催。
云门不闭全无事,心外沈然一聚灰。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卧病:生病。厌厌:疲惫不堪。
商飙:秋风。
水边:河边。
高峰:高山。
枯槁:干枯。
骨偏峭:枝干陡峭。
野树:野外的树。
扶疏:稀疏。
叶未摧:叶子未凋落。
时序:季节。
鬓改:鬓角变白。
酸急:凄厉。
云门:云门寺。
心外:心中。
沈然:寂静。
一聚灰:一片寂寥。
翻译
病中度过了漫长炎热的三伏天,凉风初次从水边吹来。高山上树木干枯,枝干陡峭,野外的树稀疏,叶子还未凋零。
季节更迭催人老去,连鬓角的白发也明显增多,蝉鸣凄厉,似乎在催促什么。
云门寺静寂无事,心中一片宁静,只剩灰烬般的寂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患病期间的所见所感。"卧病厌厌三伏尽,商飙初自水边来"表达了诗人长时间卧病后对外界变化的感受,三伏天即炎热的夏季已过,清凉的风从水边吹来,给人以凉意。
"高峰枯槁骨偏峭,野树扶疏叶未摧"则是诗人对山中景色的描绘。高峰如同枯槁一般坚硬而尖锐,而野树虽然稀疏但叶子尚未因风吹而破损。
"时序追牵从鬓改,蝉声酸急是谁催"中的“时序”指时间的流逝,“鬓”则是头发边缘,意指岁月在头发上留下的痕迹。蝉声尖锐而急促,似乎在催促着时间的流逝。
最后两句"云门不闭全无事,心外沈然一聚灰"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的心态。山中的云门(指山谷中云雾缭绕之处)总是开放,没有什么事情能够打扰,这里的“心外”意味着内心的平静,而“沈然一聚灰”则是对物我两忘、超然世外的境界的描写,宛如尘埃落定,一切烦恼皆归于无。
整首诗通过山中的自然景象和蝉鸣声,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内心平静状态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