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海远怀千里共,山林幽兴七年馀
出处:《得九峰书后晋溪继之》
明 · 邵宝
书来一日两尚书,病客江南正索居。
湖海远怀千里共,山林幽兴七年馀。
答君岂谓真能石,知我何妨不是鱼。
却忆当时东省地,九峰心亦晋溪如。
湖海远怀千里共,山林幽兴七年馀。
答君岂谓真能石,知我何妨不是鱼。
却忆当时东省地,九峰心亦晋溪如。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邵宝所作的《得九峰书后晋溪继之》。邵宝以细腻的情感和高超的笔力,描绘了与友人书信往来的温馨场景,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怀念。
首联“书来一日两尚书,病客江南正索居。”开篇即点明主题,一封书信的到来如同尚书般珍贵,而此时的诗人正独自在江南的病榻上,渴望着远方的消息。这一句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也透露出诗人在病中的孤独与寂寞。
颔联“湖海远怀千里共,山林幽兴七年馀。”进一步深化情感,诗人虽身处江南一隅,但心中却怀揣着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仿佛无论相隔千里的湖海,都能感受到彼此的心意相通。同时,也提到了过去七年中,诗人与友人共同拥有的山林之乐,那份宁静与闲适,如今依旧在心中回响。
颈联“答君岂谓真能石,知我何妨不是鱼。”巧妙地运用比喻,表达诗人对友情的珍视。诗人自比为石头,表示自己愿意成为坚固的基石,支持朋友;同时也以“不是鱼”自嘲,暗示自己或许无法完全理解朋友的感受,但依然愿意尽力去理解和支持。这句诗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情的尊重。
尾联“却忆当时东省地,九峰心亦晋溪如。”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在东省共度的美好时光,那时的心境与现在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相似。九峰和晋溪在这里象征着美好的回忆和深厚的友谊,即使时间流逝,这份情感依然如同当年一样深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