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逢磐石手摩挲,横压乌藤漫啸歌
出处:《资国院》
宋 · 罗之纪
倦逢磐石手摩挲,横压乌藤漫啸歌。
烟崦坡陀青玉案,寺山缥缈白云窝。
纸窗竹屋小盘礴,林影溪光相荡磨。
试共老僧参此意,一声唤醒读书魔。
烟崦坡陀青玉案,寺山缥缈白云窝。
纸窗竹屋小盘礴,林影溪光相荡磨。
试共老僧参此意,一声唤醒读书魔。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磐石:大而平滑的石头,常用来比喻坚定不易动摇的事物。乌藤:一种常见的攀缘植物,黑色或深棕色,有香气。
烟崦:烟雾笼罩的山丘。
缥缈:形容事物隐约、若隐若现。
纸窗竹屋:简朴的居住环境。
读书魔:形容沉迷于读书的人。
翻译
疲倦时遇见磐石,用手抚摸,横躺的乌藤边吟唱着歌。在烟雾缭绕的山坡上,有一座青玉般的案子,寺庙隐现在如梦如幻的白云深处。
纸糊的窗户和竹屋构成的小天地,林木倒影与溪水波光相互映照。
试着与老僧一起参悟这意境,一声呼唤仿佛能唤醒沉醉于书卷的读书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诗人罗之纪在资国院中,疲惫时遇见磐石,不禁用手抚摸,感受其沉稳。他倚着横卧的乌藤,放声吟唱,似乎在寻求心灵的解脱。周围的环境是烟雾缭绕的山坡,犹如青玉案般宁静,寺庙隐于云雾之间,显得缥缈神秘。
诗人身处简朴的纸窗竹屋,生活气息浓厚,窗外林影婆娑,溪水潺潺,光影与溪流相互映照,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他试图与老僧一同参悟这深邃的意境,希望能借此洗去心中的尘嚣,仿佛被老僧的一声唤醒,从读书的沉迷中暂时解脱出来。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的心境变化和对自然与禅意的追求,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超脱世俗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