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鹏程犹万里,虚敲白石和高歌
出处:《石桥归牧》
明 · 陈枨
达人归筑碧山河,细柳桥西牧子多。
流水半村松外笛,平原数亩雨中蓑。
维鱼入梦无饥窘,芳草如茵任寝讹。
北上鹏程犹万里,虚敲白石和高歌。
流水半村松外笛,平原数亩雨中蓑。
维鱼入梦无饥窘,芳草如茵任寝讹。
北上鹏程犹万里,虚敲白石和高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画卷。首联“达人归筑碧山河,细柳桥西牧子多”开篇即点出人物与环境,达人们回归自然,建造居所于青山绿水之间,细柳桥西的牧童们悠然自得,展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
接着,“流水半村松外笛,平原数亩雨中蓑”两句,通过流水、松林、笛声、雨中的蓑衣等元素,细腻地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与静谧的乡村风光图。流水潺潺,松林间传来悠扬的笛声,平原上牧人穿着蓑衣在雨中劳作,画面生动而富有意境。
“维鱼入梦无饥窘,芳草如茵任寝讹”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鱼儿在梦中无忧无虑,象征着心灵的自由与满足;芳草如茵,任由人们躺卧其上,寓意着自然界的美好与人类生活的舒适。
最后,“北上鹏程犹万里,虚敲白石和高歌”以大鹏展翅飞翔的意象结束全诗,既表达了对远方梦想的追求,也暗示了即使面对遥远的路途,也要保持乐观与坚韧的态度。同时,“虚敲白石和高歌”这一细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豪情与对生活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充满了浓郁的人文关怀与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