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书煨烬任剞劂,吾老校字宁辞劬
先生作画如作书,写松如貌山泽臞。
胸蟠奇崛出简质,游趼所至时追摹。
寸缣尺素世争宝,此本埋照沦乡闾。
谁欤忍心恣丐夺?真试并剪长江图。
杨侯抱残企先哲,曩视其六今九株。
别装一卷各专美,遗孑宛见开元初。
天台烟翠满几席,所惜中段犹阙如。
物无显晦要得主,勇气君贾铜山馀。
镜完剑合会有日,相见且尽花前壶。
遗书煨烬任剞劂,吾老校字宁辞劬。
胸蟠奇崛出简质,游趼所至时追摹。
寸缣尺素世争宝,此本埋照沦乡闾。
谁欤忍心恣丐夺?真试并剪长江图。
杨侯抱残企先哲,曩视其六今九株。
别装一卷各专美,遗孑宛见开元初。
天台烟翠满几席,所惜中段犹阙如。
物无显晦要得主,勇气君贾铜山馀。
镜完剑合会有日,相见且尽花前壶。
遗书煨烬任剞劂,吾老校字宁辞劬。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末期至近现代初期的诗人陈宝琛所作,名为《黄忠端画所见古松为长卷作记七章载集中》。诗中描述了黄忠端所绘之古松长卷的珍贵与价值,以及其被不肖之徒肆意掠夺的悲惨命运。诗中还提到了友人杨抟九孝廉曾携四松至京,并有题诗纪念。九年之后,又得见天台东西九松,陈宝琛再次题诗以记。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古松比作奇崛之物,寓意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古松被掠夺的痛心,以及对友人杨抟九孝廉的怀念之情。最后,诗人在诗中寄寓了对未来的希望,期待有一天能够见到完整的古松长卷,共饮花前酒,共享美好时光。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陈宝琛对古物保护的深切关注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