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南山来,就我檐下宿
出处:《寻阳紫极宫感秋作》
唐 · 李白
何处闻秋声,翛翛北窗竹。
回薄万古心,揽之不盈掬。
静坐观众妙,浩然媚幽独。
白云南山来,就我檐下宿。
懒从唐生决,羞访季主卜。
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复。
野情转萧洒,世道有翻覆。
陶令归去来,田家酒应熟。
回薄万古心,揽之不盈掬。
静坐观众妙,浩然媚幽独。
白云南山来,就我檐下宿。
懒从唐生决,羞访季主卜。
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复。
野情转萧洒,世道有翻覆。
陶令归去来,田家酒应熟。
拼音版原文
翻译
在何处能听到秋天的声音,那清冷的北窗竹叶摇曳作响。我的心境回归万古宁静,却无法将这美景全部揽入怀抱。
静静地坐着欣赏万物的奥秘,心中充满旷达,只爱这幽静的独处。
白云从南山上飘来,停歇在我屋檐之下过夜。
我不愿跟随唐代文人唐生的决断,也不屑于拜访算卦的季主。
四十九年的岁月已逝,过去的时光无法追回。
野外的生活越来越自在洒脱,世间人事却变化无常。
像陶渊明那样归隐田园,农家的酒想必已经酿熟了。
鉴赏
在这首诗中,李白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捕捉了秋天的氛围与个人心境的交融。"何处闻秋声,翛翛北窗竹"一句,便以清新之笔触勾勒出秋风轻拂竹叶的声音,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充满诗意的画面。
"回薄万古心,揽之不盈掬"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长河中的无尽思绪和情感的深切体会,这些感觉如同细沙,无论如何去握都难以完全把捉,显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哲学思考。
"静坐观众妙,浩然媚幽独"则是诗人在沉思中发现了宇宙万物之美,以及内心世界的广大与深邃。这里的“浩然”指的是胸襟开阔,无所拘束,“媚幽独”则表达了一种对孤独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白云南山来, 就我檐下宿"一句,将自然界的变化与诗人的内心世界紧密相连,白云如同客人,轻盈地到访,不仅是景象的描绘,也是情感交流的一种隐喻。
接下来的几句"懒从唐生决,羞访季主卜。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复"则流露出诗人对于个人命运和历史时机的深刻认识,以及对无法重来的岁月的无奈感慨。
最后"野情转萧洒,世道有翻覆。陶令归去来,田家酒应熟"几句,则是诗人对于自然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变迁的感悟,同时也隐含着对朋友、生活乃至岁月流逝的一种怀念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象与诗人的内心世界相互映照,展现了李白特有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