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皋何事字无功,讲罢应知万法空
出处:《赠东皋讲师 其二》
宋末元初 · 牟巘
东皋何事字无功,讲罢应知万法空。
时枕苕溪作归梦,临平一路藕花风。
时枕苕溪作归梦,临平一路藕花风。
注释
东皋:泛指田园或隐居之地。字无功:形容文字无法表达深奥的佛法或哲理。
讲罢:讲解完毕之后。
万法空:佛教术语,指世间一切法都是空的,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
时枕:时常枕着。
苕溪:古代浙江吴兴的一条河流。
归梦:思乡之梦。
临平:地名,在今浙江杭州市附近。
藕花风:莲花盛开的风,象征清雅与美好。
翻译
在东皋这个地方,为何连字都显得无能为力?讲解完毕后,应该明白世间万物皆为空幻。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牟巘所作,名为《赠东皋讲师(其二)》。诗中表现了禅宗对待世间万事的超然态度和对空性的体悟。
“东皋何事字无功”,这里的“东皋”可能是指某位高僧或学者居住的地方,或者是别称。“字无功”则表达了一种观点,即世间万物,包括文字,都不能真正抓住其本质,都是空泛无用的。
“讲罢应知万法空”,这句话进一步阐述了前面的思想。这里的“讲罢”是指禅学中的讲解和探讨,“万法空”则是佛教中常见的概念,即所有现象、规律都是空的,没有永恒不变的本质。
接下来的两句“时枕苕溪作归梦,临平一路藕花风”,则是在描绘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时枕苕溪”可能是指作者在某个地方暂居或静坐,“作归梦”则表达了一种向往回到禅定的宁静世界的情怀。
最后,“临平一路藕花风”,这里的“临平”可能是形容一种地理环境,或者是心境。“一路藕花风”则是在描绘自然景色,同时也隐喻着作者内心的一种清净无为的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世间万物空性的反思,以及对禅定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作者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