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遣诗人强饶舌,和山失却忽苍然
出处:《解舟铜陵望淮山白云二首 其二》
宋 · 杨万里
银城遮不尽淮山,许事何缘便达天。
谁遣诗人强饶舌,和山失却忽苍然。
谁遣诗人强饶舌,和山失却忽苍然。
注释
银城:形容城市的银白色或华丽景象。淮山:指淮河两岸的山脉。
许事:此处可能指代重大事件或者难以实现的愿望。
缘:原因,缘由。
达天:传达到天庭,比喻影响深远或传播广泛。
遣:派遣,使。
诗人:文学创作者。
强饶舌:过分多话,形容诗人表达能力强。
和山:与山峦交谈,这里可能象征诗人的创作与自然的互动。
失却:失去。
忽:突然。
苍然:形容景色变得苍老、暗淡。
翻译
银色的城池无法完全遮掩住淮山的轮廓,为何这些事情能如此轻易地传达到天庭呢?是谁让诗人如此健谈,以至于与山峦对话中失去了原本的青翠之色?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登高望远之景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内心的情感流露。首先,“银城遮不尽淮山”一句,以“银城”比喻诗人的所在之地,用“遮不尽”形容淮山连绵不断,展示了诗人面对广阔景致时的敬畏之心。接着,“许事何缘便达天”则是说即使是微小的事情,也能通过这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轻易地通达于天。这两句交织出了一种超脱尘世,达到与自然合一的意境。
下面两句“谁遣诗人强饶舌,和山失却忽苍然”则转向对诗人的自省。诗人在大自然面前感到自己的言语渺小,不敢随便开口。这不仅是谦虚之词,更反映了诗人在面对宏大景象时的敬畏与谨慎。
整体来说,这段诗句通过诗人的视角和内心感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无限赞叹之情,以及在面对自然时所体现出的深刻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