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窗细读假山记,秀气终属眉山家
出处:《题山庄所藏东坡画古木图》
元 · 欧阳玄
眉山昔日生三苏,一山草木为之枯。
后来笔端挟春腴,却令生意回枯株。
树经公笔无老丑,天以春工付公手。
谁云辈行龙眠翁?奚必法嗣洋州守。
山庄刘氏富清玩,家有苏公旧挥翰。
恍惊湿藓粘怪石,惯见倒根生断岸。
涪翁对此煮春茶,为公梢上挂长蛇。
灯窗细读假山记,秀气终属眉山家。
后来笔端挟春腴,却令生意回枯株。
树经公笔无老丑,天以春工付公手。
谁云辈行龙眠翁?奚必法嗣洋州守。
山庄刘氏富清玩,家有苏公旧挥翰。
恍惊湿藓粘怪石,惯见倒根生断岸。
涪翁对此煮春茶,为公梢上挂长蛇。
灯窗细读假山记,秀气终属眉山家。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欧阳玄的《题山庄所藏东坡画古木图》,通过描绘苏轼的画作,展现了对苏轼艺术成就的赞美与敬仰。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苏轼的画笔比作能赋予草木生命的春雨,生动地表现了苏轼画作的生机与活力。
“眉山昔日生三苏,一山草木为之枯。” 开篇即以“三苏”(指苏洵、苏轼、苏辙)的才华横溢,影响深远,引出苏轼的画作对自然界的神奇影响力。接着,“后来笔端挟春腴,却令生意回枯株。” 描述苏轼的画笔如同春雨滋润万物,使枯萎的树木重新焕发生机。
“树经公笔无老丑,天以春工付公手。” 进一步强调苏轼的画技高超,能够使树木无论老丑都能展现出勃勃生机。“谁云辈行龙眠翁,奚必法嗣洋州守。” 则是对苏轼艺术风格的独特性和创新性的肯定,指出其不同于传统,自成一家。
“山庄刘氏富清玩,家有苏公旧挥翰。” 介绍了一位收藏家刘氏,家中珍藏着苏轼的画作,表达了对苏轼作品的珍视与推崇。“恍惊湿藓粘怪石,惯见倒根生断岸。” 描述了画作中的细节,如湿苔粘连怪石、倒根生于断岸,展现了苏轼画作的细腻与真实感。
“涪翁对此煮春茶,为公梢上挂长蛇。” 提及另一位文人涪翁,他面对苏轼的画作,煮茶品茗,仿佛在画中挂上一条长蛇,进一步渲染了画作的生动与趣味性。“灯窗细读假山记,秀气终属眉山家。” 最后,诗人想象自己在灯下仔细阅读关于假山的记载,感受到画作中蕴含的秀美之气,最终归结于眉山,即苏轼的故乡,强调了苏轼艺术与家乡山水之间的深厚联系。
整首诗通过对苏轼画作的描绘与赞美,不仅展示了苏轼艺术的魅力,也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