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征途著句虽无暇,诗版留名自可传全文

征途著句虽无暇,诗版留名自可传

出处:《题莱公泉
宋 · 赵汝燧
马鞍山下倚吟鞭,慨想前贤古道边。
健笔南轩三大字,高风相国一泓泉。
征途著句虽无暇,诗版留名自可传
寺主相邀观石刻,呼童汲水取茶煎。

注释

马鞍山:指具体的山名。
倚:靠着。
吟鞭:诗人的马鞭,象征诗意。
前贤:古代的贤能人士。
古道边:古老的路边。
健笔:有力的笔触。
南轩:南方的窗户或书房。
三大字:三个显眼的大字。
高风相国:指有高尚品德的宰相。
一泓泉:形容清澈的泉水。
征途:远行的路途。
著句:写诗。
虽:虽然。
无暇:没有空闲时间。
诗版:诗集或诗篇。
自可传:自然可以流传。
寺主:寺庙的主人。
观:观看。
石刻:刻在石头上的文字或艺术作品。
呼童:呼唤童子。
汲水:打水。
取茶煎:取来水煮茶。

翻译

马鞍山下我手握诗鞭,遥想古代贤人曾在此路边
在南轩挥毫泼墨写下三个大字,相国的高尚风范如一眼清泉
虽然征途繁忙无暇创作,但诗句留在诗版也能流传长远
寺庙主持邀请我观赏石刻,唤童子取水煮茶待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汝燧所作的《题莱公泉》,通过对马鞍山下的莱公泉进行描绘,表达了对前贤的敬仰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首句“马鞍山下倚吟鞭”形象地刻画了诗人站在马鞍山畔,手握吟鞭,沉思回味的场景。接着,“慨想前贤古道边”流露出对古代贤人的深深怀念,暗示莱公泉或许与历史人物有关。

“健笔南轩三大字”赞美了莱公泉附近可能留存的书法艺术,显示出前人的才情和遗迹。“高风相国一泓泉”则将莱公泉比喻为相国的高尚品格,寓意其精神永存。诗人虽然身处征途,忙碌无暇,但仍然不忘诗歌创作,“征途著句虽无暇”,表达出对文学的执着追求。

最后两句“诗版留名自可传”和“寺主相邀观石刻,呼童汲水取茶煎”描绘了诗人被邀请观赏石刻,并享受品茗的雅趣,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生活的闲适态度。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富有画面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敬仰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