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然注仰耋浮图,珍重谁家木居士
飞鸣众里何少多,根垡道旁诚李苦。
肃然注仰耋浮图,珍重谁家木居士。
袖章陈列有伦叙,终更右移聊改步。
贝多小品老耽伽,高屋帽檐持论古。
丹青简素写真行,茗酝鲞腒频草具。
俸清不足赈贫交,雨潦涉旬鱼跃釜。
时书檄尾文昌台,月曳敝裾槐棘府。
昔贤浩歌金马门,或亦箪瓢松菊主。
空空自笑两端竭,志愿不应惟阿堵。
初平兄弟羝眠所,山下逍遥返民亩。
大道安知利与荣,唐彬何人高此举。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李苦:象征艰辛的生活。木居士:指有德行的隐士。
伦叙:秩序和等级。
赈贫交:救济贫困的朋友。
文昌台:古代掌管文教的官署。
金马门:汉代宫门,常用来象征朝廷。
阿堵:此指财物。
初平兄弟:道教故事中的人物。
大道:人生的大原则。
利与荣:世俗的名利。
唐彬:此处可能是对某人的尊称或典故。
翻译
贤者如玉,群集云端,秋意浓烈,城府深藏。在人群中飞翔鸣叫,何其稀少,路边苦涩的李树象征着艰辛。
恭敬仰望年迈的僧人,木居士珍视他的品格。
袖章有序排列,他改变步伐,或许是为了新的目标。
研读贝多芬的小品,坚守古老的教义。
丹青描绘真实,茶酒相伴,生活简朴。
清贫的官职不足以救济贫困的朋友,连鱼儿也渴望锅中的食物。
文书结尾来自文昌台,月光洒落破旧的官署。
昔日贤人曾在金马门前歌唱,有的选择简朴生活。
空虚自嘲,志向不在财物,只求真理。
初平兄弟如羊眠于山下,回归田园,自在逍遥。
大道之上,何分利益与荣耀,唐彬此举有何高明。
鉴赏
这首宋诗《秋兴一首》是苏籀所作,诗人以秋景为触发点,展现了对社会人事的深沉感慨。首句“进贤哗玉青云侣”描绘了贤者如玉般清高,群聚云端的形象,暗示了朝廷的精英阶层。接下来,“十二阳秋閟城府”暗指时光流转,城府之中人事变迁。
“飞鸣众里何少多,根垡道旁诚李苦”通过对比,表达了世态炎凉,路边的李树虽苦,却无人问津,寓意人才被埋没。诗人对年长者“肃然注仰耋浮图”,尊敬而关注,又对“木居士”珍重其品格,体现了对道德修养的推崇。
“袖章陈列有伦叙,终更右移聊改步”描述了官场的等级制度和变动,暗示了诗人对仕途的无奈和改变。诗人引用“贝多小品老耽伽”和“高屋帽檐持论古”,借典故表达对古道热肠的坚守。
“丹青简素写真行,茗酝鲞腒频草具”描绘了简朴的生活方式,诗人以茶酒待客,表明其淡泊名利的态度。然而,“俸清不足赈贫交”揭示了生活的艰辛,即使是微薄的俸禄也难以济贫。
“雨潦涉旬鱼跃釜”进一步渲染了困顿,鱼儿在锅中跳跃,暗示生活艰难。诗人感叹“时书檄尾文昌台,月曳敝裾槐棘府”,表达了对过去荣耀的怀念和如今地位的落差。
最后,诗人以“昔贤浩歌金马门,或亦箪瓢松菊主”寄托理想,向往古代贤人的清贫生活,自我解嘲“空空自笑两端竭”,感叹志向未遂。结尾处“初平兄弟羝眠所,山下逍遥返民亩”则表达了回归自然,追求平淡生活的愿望,以及对世俗功利的否定。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景和个人经历,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感慨,对道德品质的崇尚,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