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琴道士洞庭西,风满归帆路不迷
出处:《送张尊师归洞庭》
唐 · 许浑
能琴道士洞庭西,风满归帆路不迷。
对岸水花霜后浅,傍檐山果雨来低。
杉松近晚移茶灶,岩谷初寒盖药畦。
他日相思两行字,无人知处武陵溪。
对岸水花霜后浅,傍檐山果雨来低。
杉松近晚移茶灶,岩谷初寒盖药畦。
他日相思两行字,无人知处武陵溪。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能琴道士:擅长弹琴的道士。洞庭西:洞庭湖以西。
风满归帆:风满帆,指帆船乘风而归。
路不迷:道路不使人迷惑。
对岸:湖或河的对面。
水花:水面的浪花。
霜后浅:霜降之后水位变浅或颜色变淡。
傍檐山果:靠近房屋屋檐的山中果实。
雨来低:因雨水而低垂。
杉松:高大的树木,此处指杉树和松树。
近晚:接近傍晚。
移茶灶:移动煮茶的炉灶。
岩谷:岩石间的山谷。
初寒:开始感到寒冷。
盖药畦:用东西覆盖药田以保温。
他日:将来某一天。
相思:相互思念的情感。
两行字:简短的书信或信息。
无人知处:人迹罕至的地方。
武陵溪:泛指幽静美好的隐居之地,源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翻译
擅长弹琴的道士住在洞庭湖以西,风满帆归途中道路不迷茫。对岸水面的浪花霜后显得更浅,靠近屋檐的山果雨后低垂。
傍晚时分将茶灶移到杉松下,初感寒意时用岩石覆盖药田。
将来某日思念你时写下两行信,寄往无人知晓的武陵溪边。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道士乘风帆船返乡的景象,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首句“能琴道士洞庭西,风满归帆路不迷”中,“能琴”指善于弹奏琴瑟的道士,这里象征着道士的高雅与修养;“洞庭西”则是道士返回的地方;“风满归帆路不迷”描写了道士乘风而归,船帆饱满,没有迷失方向,寓意顺利。
第二句“对岸水花霜后浅,傍檐山果雨来低”中,“对岸水花霜后浅”形容水边的景致,可能是在清晨或秋天,水面覆盖着薄冰,显得格外宁静;“傍檐山果雨来低”则是描写山间果实在细雨中的模样,给人一种生机勃勃之感。
第三句“杉松近晚移茶灶,岩谷初寒盖药畦”中,“杉松近晚移茶灶”可能是在描述日落时分道士将茶具搬至杉松下;“岩谷初寒盖药畦”则是描写山谷间初见寒意,草本植物被覆盖以备不时之需。
最后两句“他日相思两行字, 无人知处武陵溪”表达了诗人对远方道士的思念之情。即使没有人知道他在武陵溪畔思念友人的地方,只有留下那两行书信以寄托自己的哀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递出一种淡雅宁静的意境,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远方道士的深切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