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使闾阎无犬吠,何妨林野对鸡栖
出处:《信阳道中阻雨次杨使君韵》
明 · 温纯
行春单骑出郊堤,风雨更阑鸟道迷。
但使闾阎无犬吠,何妨林野对鸡栖。
贤山梦寐惊钟斗,浉水潺湲动鼓?。
莫道随车饶大泽,主人馀润自东西。
但使闾阎无犬吠,何妨林野对鸡栖。
贤山梦寐惊钟斗,浉水潺湲动鼓?。
莫道随车饶大泽,主人馀润自东西。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行春途中在信阳道中的所见所感。首句“行春单骑出郊堤”,简练地勾勒出诗人独自骑马,踏春而出的场景,展现了其闲适自在的行旅状态。接着,“风雨更阑鸟道迷”一句,通过风雨交加、鸟道难寻的景象,营造了一种略显孤寂与艰难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旅途的不平凡。
“但使闾阎无犬吠,何妨林野对鸡栖。”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希望乡村里没有犬吠声,只有鸡鸣相伴,展现出他对理想社会状态的憧憬。这种对自然与和谐生活的追求,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贤山梦寐惊钟斗,浉水潺湲动鼓?”这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山与水赋予了生命,山仿佛在梦中被钟声惊醒,水则在潺潺流淌中似乎触动了某种节奏。这种生动的描绘,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
最后,“莫道随车饶大泽,主人馀润自东西。”这两句以随车比喻人生旅途,大泽象征着人生的困难与挑战,而“主人馀润自东西”则寓意着即使在艰难的旅途中,也有温暖与希望的存在,提醒人们不必过于悲观,因为总有光明与帮助在前方等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行春途中的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表达了对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面对困难时的乐观态度,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