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人物有殊性,奈何罹此哀全文

人物有殊性,奈何罹此哀

出处:《行子吟
宋 · 严羽
行子在江海,飘飘无固踪。
有如芒砀野,朔风卷飞蓬。
朔风无休时,飞蓬日千里。
散落天地閒,宁复有归理。
胡雁西北来,一叫三徘徊。
何时别沙漠,昨夜宿阳台。
同群一相失,羽翮常低摧。
人物有殊性,奈何罹此哀
昨夜客游初,结交重豪迈。
高冠湛卢剑,志若轻四海。
白首悔前图,蹉跎天一隅。
寒冬剑门道,失路空踌躇。
深林聚豺虎,绝壁号猩鼯。
雪深车轴折,征马惊啼呼。
何当返故处,餐黍居田庐。
泪下不能去,肠转如辘轳。

鉴赏

这首诗《行子吟》由宋代诗人严羽所作,描绘了一个行走在江海之间的旅人的孤独与挣扎。诗中以“行子”自喻,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旅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以及面对自然环境和人生困境时的无力与哀伤。

首句“行子在江海,飘飘无固踪”,开篇即点明了行者的身份和处境,他如同在江海中漂浮,没有固定的轨迹,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不确定性。接着,“有如芒砀野,朔风卷飞蓬”,进一步将行者比作被风吹卷的飞蓬,形象地表现了其生活的动荡不安和无助感。

“朔风无休时,飞蓬日千里”,强调了自然环境的残酷,朔风不停歇地吹拂,使得飞蓬在广阔的天地间漫无目的地飘荡,象征着人生的艰难与挑战。而“散落天地閒,宁复有归理”,则表达了行者对未来的迷茫与绝望,似乎已失去了回归平静生活的可能。

“胡雁西北来,一叫三徘徊”,以雁群的形象反衬出行者的孤独,雁群的迁徙与行者的漂泊形成对比,突出了个体在大环境中显得渺小和无助。接下来的几句“何时别沙漠,昨夜宿阳台”,通过时间的转换,暗示了行者经历的艰难旅程和内心的挣扎。

“同群一相失,羽翮常低摧”,描述了行者与同伴的分离,以及内心的沉重与疲惫。“人物有殊性,奈何罹此哀”,表达了对人生不同命运的感慨,以及对不幸遭遇的无奈。

后半部分,诗人转向对自身境遇的反思:“昨夜客游初,结交重豪迈。高冠湛卢剑,志若轻四海。”描述了自己曾经的豪情壮志,但最终却陷入了困境,感叹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白首悔前图,蹉跎天一隅”,表达了对过去选择的后悔和对当前处境的无奈。

“寒冬剑门道,失路空踌躇”,进一步描绘了行者在恶劣环境中的艰难处境,以及内心的迷茫与彷徨。“深林聚豺虎,绝壁号猩鼯”,通过自然界的险恶,象征社会环境的险恶与复杂。“雪深车轴折,征马惊啼呼”,形象地展示了行者在极端条件下的痛苦与挣扎。

最后,“何当返故处,餐黍居田庐”,表达了对回归宁静生活的渴望。“泪下不能去,肠转如辘轳”,则以强烈的感情色彩,描绘了行者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挣扎,以及对命运不公的深深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行者生活状态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对人性弱点的洞察。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使读者在感受到行者孤独与挣扎的同时,也引发了对自我、人生和社会的深入思考。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