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横排断后刀,有进无退退则杀
出处:《冯将军歌》
清 · 黄遵宪
冯将军,英名天下闻。
将军少小能杀贼,一出旌旗云变色。
江南十载战功高,黄袿色映色翎飘。
中原荡清更无事,每日摩挲腰下刀。
何物岛夷横割地,更索黄金要岁币。
北门管钥赖将军,虎节重臣亲拜疏。
将军剑光方出匣,将军谤书忽盈箧。
将军卤莽不好谋,小敌虽勇大敌怯。
将军气涌高于山,看我长驱出玉关。
平生蓄养敢死士,不轩楼兰今不还。
手执蛇矛长丈八,谈笑欲吸匈奴血。
左右横排断后刀,有进无退退则杀。
奋梃大呼从如云,同拚一死随将军。
将军报国期死君,我辈忍扳将军恩。
将军威严若天神,将军有令敢不遵,负将军者诛及身。
将军一叱人马惊,从而往者五千人。
五千人马排墙进,绵绵延延相击应。
轰雷巨炮欲发声,既戟交胸刀在颈。
敌军披靡鼓声死,万头窜窜纷如蚁。
十荡十决无当前,一日横驰三百里。
吁嗟乎,马江一败军心慑,龙州拓地贼氛压。
闪闪龙旗天上翻,道咸以来无此捷。
得如将军十数人,制梃能挞虎狼秦。
能兴灭国柔强邻,呜呼安得如将军!
将军少小能杀贼,一出旌旗云变色。
江南十载战功高,黄袿色映色翎飘。
中原荡清更无事,每日摩挲腰下刀。
何物岛夷横割地,更索黄金要岁币。
北门管钥赖将军,虎节重臣亲拜疏。
将军剑光方出匣,将军谤书忽盈箧。
将军卤莽不好谋,小敌虽勇大敌怯。
将军气涌高于山,看我长驱出玉关。
平生蓄养敢死士,不轩楼兰今不还。
手执蛇矛长丈八,谈笑欲吸匈奴血。
左右横排断后刀,有进无退退则杀。
奋梃大呼从如云,同拚一死随将军。
将军报国期死君,我辈忍扳将军恩。
将军威严若天神,将军有令敢不遵,负将军者诛及身。
将军一叱人马惊,从而往者五千人。
五千人马排墙进,绵绵延延相击应。
轰雷巨炮欲发声,既戟交胸刀在颈。
敌军披靡鼓声死,万头窜窜纷如蚁。
十荡十决无当前,一日横驰三百里。
吁嗟乎,马江一败军心慑,龙州拓地贼氛压。
闪闪龙旗天上翻,道咸以来无此捷。
得如将军十数人,制梃能挞虎狼秦。
能兴灭国柔强邻,呜呼安得如将军!
鉴赏
这首《冯将军歌》是清代诗人黄遵宪所作,以豪迈激昂的笔触,描绘了一位英勇非凡的将军形象。诗中不仅赞扬了冯将军的赫赫战功和英勇精神,也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牺牲。
开篇即以“英名天下闻”点明冯将军的威名远播,接着描述其少年时便已展现出卓越的战斗才能,一出场便让周围气氛为之改变。随后,诗人通过“江南十载战功高”、“中原荡清更无事”等句,展现了冯将军在不同战场上的辉煌战绩,以及他为国家带来的和平与安宁。
然而,随着“何物岛夷横割地,更索黄金要岁币”的描述,诗人的笔锋转向了对侵略者的谴责,强调冯将军作为北方边防重臣的重要作用。接下来,“将军剑光方出匣,将军谤书忽盈箧”两句,既表现了冯将军的英勇无畏,也暗示了他面临的舆论压力与挑战。
“将军卤莽不好谋,小敌虽勇大敌怯”一句,虽然对冯将军的决策略带批评,但更多的是对他的勇气和决心的肯定。随后,诗人通过“手执蛇矛长丈八,谈笑欲吸匈奴血”等生动描绘,展现了冯将军的勇猛与自信,以及他对敌人毫不畏惧的态度。
“左右横排断后刀,有进无退退则杀”、“奋梃大呼从如云,同拚一死随将军”等句子,进一步刻画了冯将军麾下士兵的忠诚与勇敢,以及他们共同面对生死的决心。最后,“将军报国期死君,我辈忍扳将军恩”表达了对冯将军忠诚报国精神的崇敬,同时也流露出对战争残酷性的反思。
整首诗以冯将军为中心,通过丰富的细节和强烈的对比,展现了战争中的英雄主义与牺牲精神,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黄遵宪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将历史人物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使得这首《冯将军歌》不仅是一首赞美诗,更是对历史、对人性深刻思考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