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比当年捷径人,暂托终南待高价
出处:《莱庵先生歌》
明 · 龚诩
先生雅志乐田野,结屋东皋事耕稼。
不比当年捷径人,暂托终南待高价。
不忧丞相嗔,不遭官长骂。
不骑马旁人门,不低头出胯下。
白梅翠竹绕屋栽,岁晚吟观乐清暇。
粗衣粝食饱暖休,容膝茅茨只三架。
窗前书卷圣贤心,林下渔樵今古话。
一出一处听自然,一死一生随造化。
从今寄语郭景纯,莫为颜含占易卦。
不比当年捷径人,暂托终南待高价。
不忧丞相嗔,不遭官长骂。
不骑马旁人门,不低头出胯下。
白梅翠竹绕屋栽,岁晚吟观乐清暇。
粗衣粝食饱暖休,容膝茅茨只三架。
窗前书卷圣贤心,林下渔樵今古话。
一出一处听自然,一死一生随造化。
从今寄语郭景纯,莫为颜含占易卦。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龚诩的《莱庵先生歌》描绘了一位隐逸高士的形象。首句“先生雅志乐田野”,表达了主人公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高尚的情操。他选择在东皋筑屋务农,不同于追求功名的捷径之人,而是以隐居等待时机的心态,显示出淡泊名利的品格。
接下来的诗句,“不忧丞相嗔,不遭官长骂”表现了他对仕途的超脱,不畏惧权贵的责难。他不攀附权贵,也不做低眉折腰之事,体现出他的独立人格。“白梅翠竹绕屋栽,岁晚吟观乐清暇”则描绘了他居住环境的清幽与生活的闲适,读书吟咏,享受着自然与宁静。
诗中提到的“粗衣粝食饱暖休”,表达了他的知足常乐,即使生活简朴,也能感到满足。而“容膝茅茨只三架”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简朴生活和淡泊之志。诗人通过“窗前书卷圣贤心,林下渔樵今古话”,展现了他沉浸于学问与自然之中,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最后两句“一出一处听自然,一死一生随造化”,表达了顺应自然、随缘而安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生死的豁达。结尾处劝告朋友郭景纯不必过于忧虑世俗的变迁,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美了一位隐士的高尚情操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