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吴溪大绢长十寻,何人夺此造化心全文

吴溪大绢长十寻,何人夺此造化心

出处:《画孔雀引
明 · 孙一元
吴溪大绢长十寻,何人夺此造化心
不写凡鹰与快鹘,独写青山石上之文禽。
高冠照水弄深碧,翠尾隔花浮暗金。
文章真合自妩媚,雌雄长日青树林。
君不见杜陵诗中语意深,见诗对画如见箴。
赤霄玄圃须往来,慎勿渴饮寒泉阴。

鉴赏

这首明代孙一元的《画孔雀引》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卷,以吴溪大绢为载体,展现出孔雀的神韵。诗人首先赞叹画作的技艺高超,仿佛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都被艺术家捕捉在十寻长的布面上。他特别强调画家没有选择寻常的鹰或猎隼,而是独具匠心地描绘了石上静立的文禽——孔雀。

孔雀的羽毛被细致描绘,高冠映照水面,色彩深碧;翠绿的尾羽穿过花丛,泛着暗金色的光泽。诗人赞美孔雀本身的自然之美,认为它的纹饰本就自带魅力,雌雄相伴在青葱林间,画面和谐宁静。

接着,诗人引用杜陵诗中的意境,暗示这幅画作如同诗一般富有深意,观赏者在欣赏画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画家的教诲和警示。最后,诗人提醒观者,这幅画作或许寓含着某种宇宙间的奥秘,应时常品味,切勿因一时冲动而错过其中的深层含义,就像在赤霄玄圃之间游走,要谨慎对待其中的微妙暗示,切勿轻易沉溺于表面的寒泉阴凉。整首诗通过赞美画作,引导读者领略艺术与自然的交融,以及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