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山中猿鹤归相迓,圆壁天开月在潭全文

山中猿鹤归相迓,圆壁天开月在潭

明 · 郑真
悟得真如不用参,法?华雨落毵毵。
须知有相原无相,莫问前三更后三。
杖锡多缘随觉路,袈裟宁欲换朝衫。
山中猿鹤归相迓,圆壁天开月在潭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郑真所作,名为《送渊上人璧潭归弋阳》。诗中描绘了对禅宗智慧的深刻理解与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首联“悟得真如不用参,法华雨落毵毵”,诗人以“悟得真如”开篇,表明了对佛教中“真如”的深刻体悟,无需再通过繁琐的参悟过程。接着,“法华雨落毵毵”运用比喻手法,将佛法比作细雨,形象地表达了佛法的润物无声,深入人心。

颔联“须知有相原无相,莫问前三更后三”,进一步阐述了禅宗思想的核心——“空有不二”。诗人提醒读者,世间万物看似有形有相,实则皆为空相,不应执着于表象。同时,也告诫人们不要过分纠结于时间的先后,体现了对时间和空间相对性的理解。

颈联“杖锡多缘随觉路,袈裟宁欲换朝衫”,描述了僧侣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诗人通过“杖锡”、“觉路”、“袈裟”与“朝衫”的对比,表达了对僧侣生活简朴、追求内心觉醒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尾联“山中猿鹤归相迓,圆壁天开月在潭”,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山林景象。猿鹤归巢,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圆壁天开月在潭”则以月映潭水,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好意境。整首诗在表达对禅宗智慧的领悟的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向往。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佛教哲学的深刻理解,还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传达了对和谐、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心灵自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