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云貌久已隔,玉音无复传全文

云貌久已隔,玉音无复传

出处:《和乐天感鹤
唐 · 元稹
我有所爱鹤,毛羽霜雪妍。
秋霄一滴露,声闻林外天。
自随卫侯去,遂入大夫轩。
云貌久已隔,玉音无复传
吟君感鹤操,不觉心惕然。
无乃予所爱,误为微物迁。
因兹谕直质,未免柔细牵。
君看孤松树,左右萝茑缠。
既可习为鲍,亦可薰为荃。
期君常善救,勿令终弃捐。

拼音版原文

yǒusuǒàimáoshuāngxuěyán
qiūxiāoshēngwénlínwàitiān

suíwèihóusuìxuān
yúnmàojiǔyīnchuán

yínjūngǎncāojuéxīnrán
nǎisuǒàiwèiwēiqiān

yīnzhízhìwèimiǎnróuqiān
jūnkànsōngshùzuǒyòuluóniǎochán

wèibǎoxūnwèiquán
jūnchángshànjiùlìngzhōngjuān

注释

我有所爱鹤:我有一只喜爱的鹤鸟。
毛羽霜雪妍:羽毛洁白如霜雪,非常美丽。
秋霄一滴露:在秋夜的高空,它的叫声像是一滴清露。
声闻林外天:声音响亮,传遍树林之外。
自随卫侯去:它曾伴随卫侯离开。
遂入大夫轩:随后进入了大夫的府邸。
云貌久已隔:它那云一般的身姿已经久违。
玉音无复传:那清脆的声音也不再听见。
吟君感鹤操:吟诵您为鹤所作的诗。
不觉心惕然:我不由得内心感到警惕。
无乃予所爱:恐怕是我所爱之物。
误为微物迁:被微不足道的事物所改变。
因兹谕直质:由此我明白了正直之人的处境。
未免柔细牵:也难以避免被细微之事牵累。
君看孤松树:您看那孤独的松树。
左右萝茑缠:也被周围的藤蔓缠绕。
既可习为鲍:既可以学会变坏(比喻受不良影响)。
亦可薰为荃:也可以被熏陶成香草(比喻向好转变)。
期君常善救:希望您能经常施以援手。
勿令终弃捐:不要让它最终被抛弃。

翻译

我有一只心爱的鹤,它的羽毛像霜雪般美丽。
秋夜中它的一声啼鸣,响彻林外的天空。
它曾跟随卫侯离开,进入大夫的华堂。
但如今云霄般的身影已远,清脆的鸣声不再传来。
吟诵您感怀鹤的诗篇,我不禁心中警醒。
莫非我所钟爱之物,不慎被琐事牵绊。
通过这事告诫正直之人,也难免被细小之事影响。
您看那孤独的松树,也被藤蔓缠绕。
既可以学做鲍鱼(比喻变坏),也能熏陶成香草(比喻变好)。
希望您能常常挽救,不让它最终被遗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情厚谊的情感状态,通过对一只鹤的爱恋来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关怀。"我有所爱鹤,毛羽霜雪妍"直接点出了鹤的优雅美丽,而"秋霄一滴露,声闻林外天"则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清新的自然环境,将鹤的声音与远方的天空联系起来。

"自随卫侯去,遂入大夫轩"表明鹤曾跟随尊贵的人物到达高官之位,而"云貌久已隔,玉音无复传"则表现出一种距离和失落,诗人对那美好的过去无法再次拥有,只能在心中留存。

"吟君感鹤操,不觉心惕然"中的“吟”字透露出诗人的深情,而“不觉心惕然”则表达了诗人在回忆中不自觉地陷入一种哀伤的情绪。接下来的"无乃予所爱,误为微物迁"更强调了鹤在诗人心中的重要性,并非是轻易可以遗忘的东西。

最后几句“因兹谕直质,未免柔细牵。君看孤松树,左右萝茑缠。既可习为鲍,亦可薰为荃。期君常善救,勿令终弃捐”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植物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期望,希望对方能够像照顾这些需要呵护的东西一样,珍惜彼此的关系,不要让它最终被遗忘。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朋友的情感寄托,是一篇情真意切、辞藻华丽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