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归台畔古碑没,项羽坟头石马嘶
出处:《东阿道中晚望》
明 · 袁宏道
东风吹绽红亭树,独上高原愁日暮。
可怜骊马啼下尘,吹作游人眼中雾。
青山渐高日渐低,荒园冻雀一声啼。
三归台畔古碑没,项羽坟头石马嘶。
可怜骊马啼下尘,吹作游人眼中雾。
青山渐高日渐低,荒园冻雀一声啼。
三归台畔古碑没,项羽坟头石马嘶。
鉴赏
这首《东阿道中晚望》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行走在东阿道上的凄美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的交融。
首句“东风吹绽红亭树”,以春风轻拂,红花绽放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然而紧接着的“独上高原愁日暮”一句,却将情感转向了孤独与忧愁,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可怜骊马啼下尘,吹作游人眼中雾。”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骊马的哀鸣与尘土飞扬,不仅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也使周围的游人陷入了一片迷茫之中,仿佛连自然界的声响都化为了心灵的雾霭。
“青山渐高日渐低,荒园冻雀一声啼。”这两句通过景物的变化,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迁。青山逐渐升高,太阳缓缓下沉,荒园中的冻雀发出的一声啼叫,既是自然界的回响,也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三归台畔古碑没,项羽坟头石马嘶。”这两句将视角转向历史遗迹,三归台旁的古碑已隐没于岁月之中,项羽坟头的石马似乎在诉说着英雄往事。这样的结尾,既是对历史的追忆,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深思,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综上所述,《东阿道中晚望》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历史的复杂情感,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