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意千年隔,论心一日同
出处:《湘中怀古》
唐 · 戴叔伦
昔人从逝水,有客吊秋风。
何意千年隔,论心一日同。
楚亭方作乱,汉律正酬功。
倏忽桑田变,谗言亦已空。
何意千年隔,论心一日同。
楚亭方作乱,汉律正酬功。
倏忽桑田变,谗言亦已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昔人:过去的、古人。逝水:流逝的河水,象征时光。
吊:凭吊、哀悼。
千年:极长的时间。
隔:隔阂、阻隔。
论心:心意相通、心灵契合。
楚亭:古代楚国的亭台,代指某个地方或政权。
作乱:发生动乱、叛乱。
汉律:汉朝的法律制度。
倏忽:忽然、转瞬之间。
桑田:比喻世事变化无常,沧海变为桑田。
空:消失、无存。
翻译
古人已随流水消逝,有游子在秋风中凭吊没想到千年的时光却阻隔了心灵相通
楚地的亭台正陷入动乱,汉朝的法律却在奖赏功臣
转眼间沧海桑田变迁,那些毁谤之言也已烟消云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湘江之中,回忆古人的情感与自己心境相通的意境。首句“昔人从逝水”通过对过往人们漂泊于时光河流中的描写,开启了一种历史的回顾和对过去的怀念。紧接着,“有客吊秋风”则是说有一位行者在呼唤着秋天的微风,这里的“吊”字用得十分传神,它不仅承载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追思,也透露出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孤独。
“何意千年隔,论心一日同”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古人情感相通的深刻感慨。尽管时间上有着千年的距离,但在内心的感受上,却如同同在一天之中,这种超越时空的共鸣,让人感到历史的连续性和人类情感的永恒性。
“楚亭方作乱,汉律正酬功”这两句则是诗人通过历史事件来强化这种感觉。楚亭和汉律都是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们在这里被用来作为时间流转和历史沧桑的见证。而“方作乱”与“正酬功”的动态对比,更增添了一种历史发展的紧张感。
最后,“倏忽桑田变,谗言亦已空”则是诗人对世事无常的一种感慨。“倏忽”表达了时间流逝的迅速,而“桑田变”则是指环境和事物的不断变化;“谗言亦已空”则是在说那些曾经充满争议的话语最终都归于沉默,这也许暗示着历史的真相总会在时间的冲刷下逐渐清晰。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和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