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年未及壮,飘泊经百鍊;岛栖十七载,苦泪挥霜霰
出处:《送曾则通扶榇归江右》
明末清初 · 卢若腾
君昔侍吾师,宦游入闽甸;吾师蒙难时,举家危悬线。
君年未及壮,飘泊经百鍊;岛栖十七载,苦泪挥霜霰。
谈尽岛中心,识尽岛中面;人面皆如昨,人心半迁变。
经权惟所适,忠孝从其便;况有佳题目,救民息争战。
天地瘖无声,是非任颠眩;游子孤所望,决计归乡县。
吾师忠义骨,一纪羁浅竁;于今遂首邱,远道将裧輤。
远道风景殊,腥臊币地遍;死者而有知,岂忍须臾见。
君应体此志,去同离弦箭;贞操众所钦,孝思谁能先。
我本狂戆人,多招流俗谴;声气托君家,两世相慕恋。
忽忽忽别去,值我贫病荐;无金馈君赆,无酒饮君饯。
赠君贫者言,言言心血溅;行矣尚勉旃,勿以规为瑱!
君年未及壮,飘泊经百鍊;岛栖十七载,苦泪挥霜霰。
谈尽岛中心,识尽岛中面;人面皆如昨,人心半迁变。
经权惟所适,忠孝从其便;况有佳题目,救民息争战。
天地瘖无声,是非任颠眩;游子孤所望,决计归乡县。
吾师忠义骨,一纪羁浅竁;于今遂首邱,远道将裧輤。
远道风景殊,腥臊币地遍;死者而有知,岂忍须臾见。
君应体此志,去同离弦箭;贞操众所钦,孝思谁能先。
我本狂戆人,多招流俗谴;声气托君家,两世相慕恋。
忽忽忽别去,值我贫病荐;无金馈君赆,无酒饮君饯。
赠君贫者言,言言心血溅;行矣尚勉旃,勿以规为瑱!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诗人卢若腾所作的《送曾则通扶榇归江右》,表达了对友人曾则通的深深敬意和离别之情。诗中回忆了曾则通早年追随老师,经历宦海沉浮和艰难困苦,特别是在老师遭遇不幸时,他忠诚坚守,长达十七年在海岛生活,饱受艰辛。诗人赞扬了曾则通的智谋与忠孝,以及他决定回归故乡的决心,体现了他的高尚情操。
诗中还提到,曾则通的老师虽已去世,但曾则通终于能落叶归根,然而归途中的环境恶劣,令人感叹。诗人对曾则通的离去表达遗憾,因自己贫困病弱,无法提供丰厚的财物或美酒饯行,只能以诚挚的话语相赠,希望他能坚持下去,不以世俗之见为限。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既是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是对忠诚与孝道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人性光辉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