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韭周妻厌,因因不肯鸣
出处:《戏呈通叟年兄索其近诗》
宋 · 晁说之
归期若可数,何事此时情。
春色雨中尽,客愁天际生。
离骚烦尔传,月旦莫余评。
早韭周妻厌,因因不肯鸣。
春色雨中尽,客愁天际生。
离骚烦尔传,月旦莫余评。
早韭周妻厌,因因不肯鸣。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归期:预期的返回日期。何事:为什么。
情:心情。
春色:春天的景色。
雨中尽:在雨水中消失殆尽。
客愁:旅人的忧愁。
天际生:在天边产生。
离骚:古代诗人屈原的代表作。
烦尔传:频繁地让你传递。
月旦:每月初一和十五,古人常在此时评价人物。
评:评价。
早韭:清晨的韭菜,可能象征着诗人自己。
周妻:周家的妻子,这里可能是诗人自比。
厌:厌倦。
不肯鸣:不愿意发出声音。
翻译
如果归期可以预知,为何此刻心情如此复杂。春天的景色在雨水中消逝,旅途中的忧愁在天边升起。
你频繁地传递《离骚》这样的诗篇,但别对我妄加评论。
早晨的韭菜,你的妻子已经厌倦,因此不再为你鸣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戏呈通叟年兄索其近诗》中的片段。诗人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归期的期待与当下的复杂心情。首句“归期若可数”,流露出诗人对于回家日期的渴望,然而紧接着的“何事此时情”则揭示了这种期待背后的情绪波动,暗示了某种难以言表的忧虑或困扰。
接下来两句“春色雨中尽,客愁天际生”,通过描绘春雨消逝、旅人愁绪如天边乌云般滋生的画面,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思乡之情。诗人借用屈原的《离骚》表达自己的情感,暗示自己在异乡的苦闷,希望朋友不要过多评价他的处境。
最后两句“早韭周妻厌,因因不肯鸣”,以早春韭菜生长缓慢、不愿早早发出新芽的意象,暗喻自己在外滞留已久,如同韭菜一般,家人或许已感到厌倦。同时,“不肯鸣”也寓言自己不愿轻易倾诉内心深处的苦闷,保持了一种含蓄而深沉的情感表达。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复杂心境,既有对归期的期盼,又有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内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