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清波六月凉,洗兵安用挽天潢
出处:《题崖州洗兵亭》
宋 · 胡铨
一带清波六月凉,洗兵安用挽天潢。
哥舒血蹴红凝箭,子美苔攲绿卧枪。
玉垒尘清闲擂鼓,玳筵风静细流觞。
澹庵临水空惆怅,洛水凌波见未尝。
哥舒血蹴红凝箭,子美苔攲绿卧枪。
玉垒尘清闲擂鼓,玳筵风静细流觞。
澹庵临水空惆怅,洛水凌波见未尝。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清波:清凉的水流。挽天潢:挽起银河,比喻清洗兵器。
哥舒:唐代名将哥舒翰。
子美:杜甫的字。
玉垒:地名,代指战场。
擂鼓:击鼓进军。
玳筵:豪华的宴席。
澹庵:诗人或人物名。
洛水:古代河流,这里泛指美景。
翻译
六月里的清波带来丝丝凉意,清洗兵器哪里还需要挽起银河?哥舒英勇无比,箭矢上仿佛沾染了他的热血;杜甫的诗笔如枪,苔藓斑驳,沉静地搁置。
战鼓在玉垒山上空闲地擂响,宴席上的风静悄悄,酒杯中的酒缓缓流淌。
澹庵先生面对着水面,心中充满惆怅;洛水的波光虽美,他却未曾亲自领略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铨的《题崖州洗兵亭》,描绘了夏日崖州洗兵亭的清凉景象,以及诗人对此地历史的沉思。首句“一带清波六月凉”以清波之凉反衬夏日的炎热,烘托出洗兵亭的独特环境。次句“洗兵安用挽天潢”暗示了洗兵的背景,可能与战争结束或和平的到来有关。
第三、四句“哥舒血蹴红凝箭,子美苔攲绿卧枪”通过“哥舒”和“子美”两个典故,借用了唐代名将哥舒翰和诗人杜甫的形象,前者象征英勇的战事,后者寓含着历史的沉寂与兵器的荒凉。第五句“玉垒尘清闲擂鼓”进一步渲染了战场的肃穆,尘埃落定后的平静。
最后一句“澹庵临水空惆怅,洛水凌波见未尝”表达了诗人对过往英雄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他站在洗兵亭前,望着洛水仿佛能看到那些历史的波澜,心中充满惆怅。整首诗以景寓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