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晓云每四照,夕采倏万状全文

晓云每四照,夕采倏万状

出处:《入度门
明 · 区怀瑞
灵境在虚空,精蓝非有象。
群峭郁草木,孤峰宛相向。
绀蛤启壁扉,青鹓矗波浪。
晓云每四照,夕采倏万状
入门罢经卷,耳目得恍旷。
叩彼天人师,三车为之障。
白拂费言诠,反以驱尘妄。
剖此何所归,一證雷音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隐秘而超凡脱俗的灵境,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精神氛围。

首句“灵境在虚空”,开篇即点出这处灵境的神秘与超然,仿佛是存在于虚无之中的仙境。接着,“精蓝非有象”进一步强调了此处并非凡间所能见的实体建筑,而是精神与自然融合的所在。

“群峭郁草木,孤峰宛相向”描绘了群山峻岭中草木茂盛,一座独立的高峰与周围的山峦似乎相互呼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和谐的自然景象。

“绀蛤启壁扉,青鹓矗波浪”运用绀蛤(一种色彩鲜艳的贝壳)开启壁扉的比喻,以及青鹓(传说中的神鸟)矗立于波浪之上,形象地表现了此处环境的奇异与不凡。

“晓云每四照,夕采倏万状”描述了清晨与傍晚时分,云彩变幻无穷,光影交错的美丽景象,赋予了灵境以动态的生命力。

“入门罢经卷,耳目得恍旷”写出了进入灵境后,放下经卷,心灵得以释放,耳目所及之处皆是宁静与空旷,暗示了此处对心灵的净化作用。

“叩彼天人师,三车为之障”表达了对高深智慧的追求,通过叩问天人师,以三车(佛教中的法器,象征智慧、慈悲、方便)作为障碍,寓意着修行者在追求真理道路上的自我超越。

“白拂费言诠,反以驱尘妄”通过白拂(佛教中僧侣手持的拂尘)的比喻,说明了言语难以完全表达内心的纯净与真实,只有通过去除心中的杂念与妄想,才能达到真正的清净。

“剖此何所归,一證雷音上”最后两句表达了对真理的探索与追求,剖开这一切,最终的目的地是证悟到如雷音般响彻宇宙的真理,即佛教中的涅槃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作者对于灵性世界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与追求,充满了禅意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