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家今九月,踪迹似蓬飘
出处:《客巩昌次韵答崔黄二公见寄二首》
元末明初 · 王祎
离家今九月,踪迹似蓬飘。
河北重驱骑,洮西更渡桥。
思亲嫌梦短,报国觉心遥。
归路须先后,终期共造朝。
河北重驱骑,洮西更渡桥。
思亲嫌梦短,报国觉心遥。
归路须先后,终期共造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离家乡,四处漂泊的生活状态。首联“离家今九月,踪迹似蓬飘”以“九月”点明时间之长,“蓬飘”形象地比喻了诗人行踪不定,如同随风飘荡的蓬草一般,流露出一种漂泊无依的孤独感。
颔联“河北重驱骑,洮西更渡桥”则通过具体的行动描绘了诗人的行进路线,从河北到洮西,跨越了不同的地域,展现了诗人为了生活或理想而不断奔波的艰辛与执着。
颈联“思亲嫌梦短,报国觉心遥”表达了诗人对家庭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忠诚。在异乡的夜晚,诗人常常在梦中与亲人团聚,但梦总是短暂的,无法满足他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他深感报效国家的心愿遥远,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忧虑。
尾联“归路须先后,终期共造朝”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未来的一种憧憬,尽管归途遥远且未知,但他坚信自己与家人终将相聚,并一同踏入朝廷,实现共同的理想与愿望。这句诗既表达了对未来的乐观期待,也蕴含着对亲情与国家责任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情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