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年中世事移,历历言之非剿袭
出处:《老僧历言往事述以志感并有赠言》
清 · 华蔼
山中老僧年近百,相遇能将礼数执。
高谈竟日可忘机,倚杖临风面山立。
数十年中世事移,历历言之非剿袭。
守边将帅少生还,姓名屈指犹记忆。
此地由来民力艰,离乱兵荒偏不一。
山川如故生灵希,感慨当年犹战惕。
于今已历五十秋,边方约略烽烟熄。
流光一逝不复还,追思往事堪悲泣。
老僧只在此山中,一坞白云伴枯寂。
长安多少美王孙,风采豪华如结习。
宦海茫茫未可知,人心大半多荆棘。
何如野衲长幽栖,不是枯鱼慎出入。
高谈竟日可忘机,倚杖临风面山立。
数十年中世事移,历历言之非剿袭。
守边将帅少生还,姓名屈指犹记忆。
此地由来民力艰,离乱兵荒偏不一。
山川如故生灵希,感慨当年犹战惕。
于今已历五十秋,边方约略烽烟熄。
流光一逝不复还,追思往事堪悲泣。
老僧只在此山中,一坞白云伴枯寂。
长安多少美王孙,风采豪华如结习。
宦海茫茫未可知,人心大半多荆棘。
何如野衲长幽栖,不是枯鱼慎出入。
鉴赏
这首清代华蔼的诗《老僧历言往事述以志感并有赠言》描绘了一位年近百岁的山中老僧,他深谙礼数,整日高谈阔论却不涉世俗机心,倚杖独立,面对山川,显得超然物外。他回顾数十年间的世事变迁,对守边将帅的生死存亡记忆犹新,感叹战乱给当地百姓带来的苦难。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和平的向往,对比了王孙贵族的奢华与老僧的清贫生活,认为后者在自然中寻求宁静更为可贵。最后,诗人感慨时光流逝,人事如梦,对老僧的隐居生活表示敬意,同时也对尘世的纷扰和官场的艰难表示忧虑。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