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飘飘江上船,想见玄沙扣船舷
出处:《送超禅师》
宋 · 沈辽
老夫结庵南山前,此生终不蹈世缘。
邂逅云门亦何言,白云无心媚青天。
禅师来自庐江壖,一住秋浦逾十年。
不露锋角常坦然,四方禅客芒屩穿。
朝来击鼓登法筵,一钵出置行路边。
笑谢大众如云连,欲以此身老林泉。
秋风飘飘江上船,想见玄沙扣船舷。
诸方有人问病孱,为道如今不参禅。
邂逅云门亦何言,白云无心媚青天。
禅师来自庐江壖,一住秋浦逾十年。
不露锋角常坦然,四方禅客芒屩穿。
朝来击鼓登法筵,一钵出置行路边。
笑谢大众如云连,欲以此身老林泉。
秋风飘飘江上船,想见玄沙扣船舷。
诸方有人问病孱,为道如今不参禅。
鉴赏
这首诗《送超禅师》由宋代诗人沈辽所作,描绘了一位禅师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状态。
诗中开篇“老夫结庵南山前,此生终不蹈世缘”,描绘了禅师在山间结庵修行,决心与世俗生活绝缘,过着隐逸的生活。接着“邂逅云门亦何言,白云无心媚青天”两句,以云门和白云为喻,表现了禅师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不为外物所动。
“禅师来自庐江壖,一住秋浦逾十年”,点明禅师的来历与居住地,强调其长期的修行生活。“不露锋角常坦然,四方禅客芒屩穿”则赞扬了禅师的平易近人与内在的坚定,不受外界影响,对来访的禅师们也以平等之心相待。
“朝来击鼓登法筵,一钵出置行路边”,描述了禅师日常的修行活动,通过击鼓召集众僧,进行佛法的讲授与实践,而他个人则以简朴的方式示人,体现了修行者的朴素生活态度。
“笑谢大众如云连,欲以此身老林泉”表达了禅师对世俗生活的淡漠,以及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希望在自然中度过余生。
“秋风飘飘江上船,想见玄沙扣船舷”两句,通过想象中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禅师与世隔绝、超凡脱俗的形象,同时也暗示了禅师即将离开,前往未知之地。
最后,“诸方有人问病孱,为道如今不参禅”一句,以他人之口,表达了对禅师修行方式的疑问,但禅师的回答却表明,他的修行并非为了寻求外在的答案,而是为了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禅师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佛教修行者追求内心平静、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以及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