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尧舜知有否,诗书到此皆空文
出处:《秋稼》
宋 · 苏辙
雨晴秋稼如云屯,豆没鸡兔禾没人。
老农欢笑语行路,十年俭薄无今晨。
无风无雨更一月,藜羹黍饭供四邻。
天公似许百姓足,人事未可一二论。
穷边逃卒到处满,烧场入室才逡巡。
县符星火杂鞭箠,解衣乞与犹怒嗔。
我愿人心似天意,爱惜老弱怜孤贫。
古来尧舜知有否,诗书到此皆空文。
老农欢笑语行路,十年俭薄无今晨。
无风无雨更一月,藜羹黍饭供四邻。
天公似许百姓足,人事未可一二论。
穷边逃卒到处满,烧场入室才逡巡。
县符星火杂鞭箠,解衣乞与犹怒嗔。
我愿人心似天意,爱惜老弱怜孤贫。
古来尧舜知有否,诗书到此皆空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雨过后,农田丰收的景象,豆类和谷物茂盛,如同云彩般密集。老农们因丰年而满脸喜悦,路上行人谈论着多年来的节俭生活终于有了今天的富饶。接下来一个月,他们用藜菜和小米做饭,不仅自家享用,还分享给周围的邻居。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天公赐予丰年的感激,认为如果人心能像天意一样仁慈,百姓就能真正安居乐业。
然而,现实中的逃兵和官府的苛政提醒我们,尽管自然丰饶,人间的不公和困苦依然存在。官府催逼赋税,连解衣相赠都换来怒气,诗人感叹人心与理想社会的差距。他期望人们能像古代尧舜那样关爱弱小和贫困,但现实中这种理想在诗书里显得苍白无力。
整首诗通过对比,揭示了丰收与困苦并存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于现实问题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