祇看此行皆可见,不须开口说贤愚
宋 · 张舜民
君为天下都散汉,我是人间大丈夫。
君往茅山住岩岭,我乘汴水入京都。
翩翩云鹤惊飙驭,汩汩尘埃满客裾。
祇看此行皆可见,不须开口说贤愚。
君往茅山住岩岭,我乘汴水入京都。
翩翩云鹤惊飙驭,汩汩尘埃满客裾。
祇看此行皆可见,不须开口说贤愚。
注释
君:你。为:是。
天下:世间。
都:全部。
散汉:大散人。
我:我。
是:是。
人间:世间。
大丈夫:大丈夫。
往:去往。
茅山:一座山名。
住:居住。
岩岭:峻峭的山岭。
乘:乘坐。
汴水:古代河流名,今河南开封附近。
入:进入。
京都:繁华都市。
翩翩:轻盈的样子。
云鹤:仙鹤。
惊飙:疾风。
驭:驾驭。
汩汩:水流声。
尘埃:尘土。
满:充满。
客裾:旅人的衣襟。
祇:只。
看:看。
此行:这次旅程。
皆:都。
可见:可以理解。
不须:无需。
开口:开口。
说:谈论。
贤愚:贤能与愚笨。
翻译
你是世间的大散人,我是人间的大丈夫。你去往茅山居住在峻岭,我乘坐汴水进入繁华都市。
轻盈的云鹤被疾风惊扰,尘土飞扬沾满旅人的衣襟。
只需看这旅程便能明白,无需开口论说谁贤谁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人物各自的生活状态和选择。开篇“君为天下都散汉,我是人间大丈夫”表达了一种对比,"君"可能指的是隐逸之士,而“我”则是一种胸怀壮志的人生态度。"散汉"意味着放弃世俗的束缚,而"大丈夫"则是豪迈不羁的象征。
“君往茅山住岩岭,我乘汴水入京都”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对比,"君"选择的是隐逸山林的宁静生活,而“我”则是向着繁华都市前进。这两种选择各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翩翩云鹤惊飙驭,汩汩尘埃满客裾”描绘了两种不同的景象,一方面是山林中的清净与自由,另一方面则是尘世间的繁华与束缚。"翩翩云鹤"给人以超然物外之感,而"汩汩尘埃满客裾"则显示了旅途中的劳顿和尘俗。
最后,“祇看此行皆可见,不须开口说贤愚”表达了一种通过行为来体现品格的理念,无需多言,行动本身就是最好的证明。这也反映出诗人对内心修养和实际行动的一种重视。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更蕴含了一种深刻的哲理,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和追求,而这些追求本身就是一种价值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