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君独何为,经岁坐相守
出处:《同王适曹焕游清居院步还所居》
宋 · 苏辙
身为江城吏,心似野田叟。
寻僧忽忘归,饱食莫携手。
畏人久成性,路绕古城后。
茅茨远相望,鸡犬亦时有。
人还市井罢,日落狐兔走。
回风吹横烟,烧火卷林薮。
草深径渐恶,荆棘时挂肘。
褰裳涉沮洳,斜绝污池口。
投荒分岑寂,攲侧吾自取。
二君独何为,经岁坐相守。
游从乏车骑,饮食厌菘韭。
周旋未忍弃,辛苦亦何负。
归来倚南窗,试挹樽中酒。
笑问黄泥行,此味还同否。
寻僧忽忘归,饱食莫携手。
畏人久成性,路绕古城后。
茅茨远相望,鸡犬亦时有。
人还市井罢,日落狐兔走。
回风吹横烟,烧火卷林薮。
草深径渐恶,荆棘时挂肘。
褰裳涉沮洳,斜绝污池口。
投荒分岑寂,攲侧吾自取。
二君独何为,经岁坐相守。
游从乏车骑,饮食厌菘韭。
周旋未忍弃,辛苦亦何负。
归来倚南窗,试挹樽中酒。
笑问黄泥行,此味还同否。
拼音版原文
〈
〉
注释
江城吏:江城的官吏。野田叟:田野老翁。
寻僧:寻找僧人。
饱食:吃饱。
畏人:害怕人群。
古城后:古城后面。
茅茨:茅草屋。
鸡犬:鸡和狗。
市井罢:市井结束。
狐兔走:狐狸和兔子出没。
回风:回旋的风。
烧火:焚烧的火。
荆棘:荆棘丛。
挂肘:勾住衣袖。
褰裳:撩起衣裳。
污池口:污池边。
投荒:身处荒僻。
攲侧:孤独倾斜。
二君:你们两位。
经岁:整年。
菘韭:菘菜和韭菜。
周旋:相处。
倚南窗:倚靠南窗。
挹:舀取。
黄泥行:黄泥小路。
此味:这种味道。
翻译
作为江城的官吏,内心却像田野老翁。寻找僧人时忘了回家,吃饱了也不愿牵手同行。
长久以来害怕人群,绕过古城后独自漫步。
茅屋遥遥相望,偶尔能听到鸡犬声。
人们回到市井结束了一天,太阳落山狐狸兔子出没。
风吹着横斜的炊烟,火烧树林的声音在山谷回荡。
草丛深了道路难行,荆棘不时勾住衣袖。
撩起衣裳涉过沼泽,斜穿过污池边的小道。
身处荒僻之地,孤独寂寞是我选择。
两位朋友为何如此,整年相伴无怨无悔。
出行没有车马,饮食只满足于菘菜韭菜。
尽管生活艰辛,我们都不愿放弃陪伴。
归来后倚靠南窗,试着品尝杯中的酒。
笑着询问黄泥小路的滋味,这味道是否依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同王适曹焕游清居院步还所居》。诗人以江城小吏的身份,描绘了自己在公务之余,与友人王适、曹焕一同游历清居院的闲适生活。他们沉醉于自然之中,忘记归途,享受着简朴的饮食,避开人群,选择在古城后的僻静处漫步。
诗中通过“茅茨”、“鸡犬”等意象,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质朴,而“日落狐兔走”则增添了野外的生动与野趣。诗人感慨自己在尘世的孤独,但与朋友的陪伴使他感到慰藉。尽管游从简陋,饮食清淡,但他们并未因此而抱怨,反而珍惜这份难得的友情。
最后,诗人回到家中,倚窗品酒,笑着询问朋友们黄泥路上的滋味是否依旧,流露出对那段共同经历的深深怀念。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体现了苏辙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