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己何曾遂利人,蹉跎七十可怜春
出处:《又示各山》
明 · 释函是
损己何曾遂利人,蹉跎七十可怜春。
足知尘世无成事,应惜云林暂住身。
万古江河犹往复,当时观听自疏亲。
迢迢空劫谁为主,莫逐生缘滥夙因。
足知尘世无成事,应惜云林暂住身。
万古江河犹往复,当时观听自疏亲。
迢迢空劫谁为主,莫逐生缘滥夙因。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洞察,展现了诗人释函是对于生命、时间、因果关系的思考。首句“损己何曾遂利人,蹉跎七十可怜春”表达了个人牺牲与他人利益之间的矛盾,以及岁月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接下来,“足知尘世无成事,应惜云林暂住身”则揭示了世事无常,尘世难以达成目标,因此应当珍惜短暂的宁静时光。
“万古江河犹往复,当时观听自疏亲”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永恒循环,如江河东流不息,暗示人生的轮回和不变的规律,同时提醒人们要保持内心的清明,与外界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过度卷入世俗的纷扰。最后,“迢迢空劫谁为主,莫逐生缘滥夙因”则提出了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以及对因果报应的思考,告诫人们不应盲目追求世俗缘分,而应谨慎行事,以免造成长远的恶果。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深沉的哲思和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自然法则和因果关系的独特见解,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