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到阴阳各一天,草心堆里独长眠
出处:《悼亡百绝句》
清 · 许传霈
竟到阴阳各一天,草心堆里独长眠。
凭棺称谓声声咽,再与儿孙半面缘。
凭棺称谓声声咽,再与儿孙半面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之情。首句“竟到阴阳各一天”,以阴阳两界之隔,形象地表达了生者与死者之间的不可逾越的距离,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和死亡的不可避免。接着,“草心堆里独长眠”一句,通过“草心堆”这一意象,生动地描绘了墓地的荒凉景象,强调了死者的孤独与寂寞,同时也隐含了生命终将归于尘土的自然规律。
“凭棺称谓声声咽”中的“凭棺”二字,直接指向了悼念仪式中最为庄重的一幕——面对棺木,人们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思。此处的“声声咽”则细腻地刻画了悼念者内心的悲痛与沉重,声音在喉咙间哽咽,难以完全释放的情感跃然纸上。
最后一句“再与儿孙半面缘”,则从家族传承的角度出发,表达了对逝者与后人关系的思考。这句话既是对逝者与子孙之间情感联系的惋惜,也是对家族血脉延续的感慨。它暗示了即使在阴阳相隔之后,逝者仍以某种形式存在于子孙的记忆与生活中,这种情感的连接虽不完整,却依然深刻而持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具体的场景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生死、亲情和记忆的复杂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