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答恩慈,百无一可
出处:《题谢孝子东纬先生侍疾图,用乐府体》
清 · 陈名发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酬答恩慈,百无一可。
先生若曰,惟孝则颇。
儿不愿致千金富,儿不愿觅万户侯,但愿长侍父母之春秋。
风雨一庐,父老而病。
儿与父母,相依为命。
父病儿忧千种并。
一方洞见儿能医,祇为天亲意转疑。
陈牲酒,祷神祇,血痕缕缕泪丝丝,回思心骨悲。
小人有母,又为造化小儿苦。
手足拘挛两不良,声声愁绝听喔咻。
儿手代母肱,儿足代母股。
儿在母旁,母疾二分愈。
鸡三号,更五鼓,药鼎茶铛终夜伍。
人怜一十八年长,儿恨一十八年光阴箭去弩。
人绘先生事,我绘先生心。
先生有知,许我知音,此意还质吾江阴。
酬答恩慈,百无一可。
先生若曰,惟孝则颇。
儿不愿致千金富,儿不愿觅万户侯,但愿长侍父母之春秋。
风雨一庐,父老而病。
儿与父母,相依为命。
父病儿忧千种并。
一方洞见儿能医,祇为天亲意转疑。
陈牲酒,祷神祇,血痕缕缕泪丝丝,回思心骨悲。
小人有母,又为造化小儿苦。
手足拘挛两不良,声声愁绝听喔咻。
儿手代母肱,儿足代母股。
儿在母旁,母疾二分愈。
鸡三号,更五鼓,药鼎茶铛终夜伍。
人怜一十八年长,儿恨一十八年光阴箭去弩。
人绘先生事,我绘先生心。
先生有知,许我知音,此意还质吾江阴。
鉴赏
这首诗以乐府体的形式,描绘了一位孝子侍奉病父的感人场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孝子对父亲的深厚情感和无微不至的照顾。
首句“父兮生我,母兮鞠我”,借用了《诗经》中的句子,表达了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接下来的“酬答恩慈,百无一可”则表达了孝子在报答父母恩情时感到力不从心的无奈。
“先生若曰,惟孝则颇”引入了师长的教诲,强调了孝道的重要性。孝子的心愿简单而纯粹,“儿不愿致千金富,儿不愿觅万户侯,但愿长侍父母之春秋”,只希望能在父母身边陪伴,享受与父母共度的时光。
接着,诗中描绘了孝子在父亲病重时的忧虑和努力:“风雨一庐,父老而病。儿与父母,相依为命。父病儿忧千种并。”孝子不仅在物质上尽力照顾,更是精神上的支柱,与父母共同面对生活的艰难。
“一方洞见儿能医,祇为天亲意转疑”描述了孝子在父亲面前展现的医术,以及父亲对此的疑惑,体现了孝子内心的矛盾和对父亲的尊重。
“陈牲酒,祷神祇,血痕缕缕泪丝丝,回思心骨悲”则展现了孝子通过祭拜神灵来祈求父亲康复的虔诚行为,以及面对父亲病情时的悲伤和无助。
最后,“小人有母,又为造化小儿苦。手足拘挛两不良,声声愁绝听喔咻。儿手代母肱,儿足代母股。儿在母旁,母疾二分愈”描绘了孝子在照顾母亲时的辛劳,以及他如何以自己的行动减轻母亲的痛苦,最终使母亲的病情有所好转。
整首诗通过孝子对父母的深情厚意和无私奉献,展现了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精髓,同时也表达了对孝子精神的赞美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