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儿怜余老,艰苦知自持
小儿初学语,喃喃索饼饴。
两女强解事,绕膝向我啼。
问女一何啼,哀哀前致词。
无衣长苦寒,无食长苦饥。
况复当弱龄,值此深秋时。
严风杂浩雪,凛冽摧肌皮。
粗絺裹枵腹,性命安能支。
听之生惭赧,欲答心先悲。
心悲强欢笑,握手双提携。
抚摩为拭泪,甘言相戏欺。
缅彼蒙袂子,困阨尝如斯。
嗟来耻不食,沟壑分所宜。
奈何小儿女,亦同罹此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老人面对家庭困境时的复杂心情,以及与子女之间的互动。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老人对子女的关爱与无奈,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
首句“大儿怜余老,艰苦知自持”,开篇即点明老人的年迈和生活中的困难,但老人仍能自我克制,显示出坚韧的品格。接着,“小儿初学语,喃喃索饼饴”描绘了幼小子女的天真与需求,与上文形成对比,凸显出家庭的不完整和生活的不易。
“两女强解事,绕膝向我啼”则展示了稍大的女儿对老人的理解与依赖,她们围绕在老人身边哭泣,既表现了家庭成员间的亲情,也暗示了生活的压力。接下来的对话“无衣长苦寒,无食长苦饥”,直接揭示了家庭面临的物质匮乏问题,尤其是对于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们来说,这种痛苦更为深刻。
“况复当弱龄,值此深秋时。严风杂浩雪,凛冽摧肌皮”进一步描绘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对家庭生活的影响,强调了外部条件的残酷。而“粗絺裹枵腹,性命安能支”则将这种影响具体化为身体的痛苦,形象地表达了生存的艰难。
“听之生惭赧,欲答心先悲”表现了老人在听到孩子们的诉苦后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子女的怜悯,也有对自己无力改变现状的自责。接下来的“心悲强欢笑,握手双提携”描述了老人试图以微笑掩饰内心的悲伤,同时努力与孩子们保持亲近,体现了其坚强与慈爱并存的一面。
“抚摩为拭泪,甘言相戏欺”则通过动作和语言的细节,展现了老人试图用安慰的话语和轻柔的动作来缓解孩子们的痛苦,尽管这可能只是暂时的慰藉。
最后,“缅彼蒙袂子,困阨尝如斯。嗟来耻不食,沟壑分所宜。奈何小儿女,亦同罹此危”总结了整个情境,表达了对社会底层人民普遍遭遇的同情,以及对孩子们无辜遭受苦难的感慨。整首诗通过丰富的细节和情感的交织,深刻地反映了清代社会底层家庭的生活状态和人性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