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不才苦被樊笼系,翘首冥鸿叹愿违全文

不才苦被樊笼系,翘首冥鸿叹愿违

明 · 杨士奇
萧散高情早息机,衣冠祖送出都畿。
六官守道如公少,七帙辞荣自古稀。
沃野秋风黄黍熟,长河春水白鱼肥。
不才苦被樊笼系,翘首冥鸿叹愿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高德劭的官员在退休返乡时的情景。诗人杨士奇以“萧散高情”开篇,点出这位官员心境的淡泊与超脱,他早已经放下世俗的纷扰,选择归隐。接着,“衣冠祖送出都畿”,形象地描绘了这位官员在京城举行盛大的告别仪式,他的同僚和下属们为他送行,场面庄重而感人。

“六官守道如公少,七帙辞荣自古稀。”这两句是对这位官员高尚品德和非凡成就的高度赞扬。在古代,官员们坚守正道者寥寥无几,而这位官员不仅做到了这一点,还能够在七十岁高龄时,毅然决然地辞去荣华富贵,回归田园生活,这在历史上极为罕见。

“沃野秋风黄黍熟,长河春水白鱼肥。”这两句描绘了家乡的自然风光,秋风中成熟的黄黍和春水里肥美的白鱼,既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富饶,也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最后,“不才苦被樊笼系,翘首冥鸿叹愿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像这位官员一样自由自在生活的遗憾。这里的“樊笼”象征着束缚与限制,而“冥鸿”则代表了自由飞翔的鸟儿,诗人通过对比,抒发了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一位退休官员归隐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体现了对高尚人格的赞美和对自由精神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