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须江旧事与谁论,万古悠悠入夕曛全文

须江旧事与谁论,万古悠悠入夕曛

宋 · 周紫芝
须江旧事与谁论,万古悠悠入夕曛
楚子名今推伍伯,阿瞒功独盖三分。
空埋冶父山边骨,已散濡须坞口军。
欲为英雄吊遗迹,笔头无古战场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的《须江暮春杂题三首(其二)》。诗中以须江为背景,描绘了历史的沧桑与英雄的遗迹,充满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和对英雄事迹的追忆。

首句“须江旧事与谁论”,开篇即点明主题,将读者引入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历史场景之中。须江,作为诗中的主要意象,不仅是一条河流,更承载着无数的历史故事和传说。诗人在这里提出的问题,既是对自己也是对读者的发问:在如此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并讲述那些往事呢?

接着,“万古悠悠入夕曛”一句,通过时间的无限延伸和夕阳的渐行渐远,营造出一种深邃而苍凉的氛围。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对历史长河中无数英雄事迹的隐喻。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故事逐渐被遗忘,只有在夕阳的余晖下,它们才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仿佛在向后来者诉说着自己的辉煌与悲壮。

“楚子名今推伍伯,阿瞒功独盖三分”两句,直接引用历史人物的名字,将诗的主题进一步深化。这里提到的“楚子”可能是指楚国的君主,而“伍伯”则是指伍子胥,他是楚国的著名将领,在历史上的名声显赫。同时,“阿瞒”指的是曹操,他在中国历史上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著称,其功绩在当时无人能及。这两句话对比鲜明,既是对历史人物的赞誉,也暗含了对英雄时代逝去的感慨。

“空埋冶父山边骨,已散濡须坞口军”则将视角转向历史的另一面——战争与牺牲。冶父山和濡须坞口,都是古代战争中的重要地点。诗句中的“空埋骨”和“已散军”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以及英雄们最终归于尘土的命运。这种对生命短暂和战争残酷的反思,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最后,“欲为英雄吊遗迹,笔头无古战场文”表达了诗人想要记录和纪念这些英雄及其事迹的愿望,但又感叹于自己无法写出能够完全传达历史情感和英雄精神的文字。这种无奈和遗憾,正是对历史记忆的珍视和对英雄精神的敬仰。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深深怀念和对英雄精神的崇高敬仰。它不仅是一首对历史的颂歌,也是一次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