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荆、湖义勇声全壮,章、贡孤穷力又分全文

荆、湖义勇声全壮,章、贡孤穷力又分

出处:《闻岭南信志喜
清 · 钱澄之
翠盖霓旌常在眼,三湘、百粤久无闻。
羽书快捧江西捷,露布惊传岭表文。
雾散庾关开汉月,风清瘴海失妖氛。
荆、湖义勇声全壮,章、贡孤穷力又分
遂使桂林腾紫气,坐看端水捧黄云。
门前履错星辰客,帐下威生虎豹群。
身著戎衣迎御辇,手披仙仗拜明君。
金阶独对边机密,铁券频辞诏使勤。
处处农歌沽酒庆,家家官路瓣香焚。
早趋南浦烧攻具,直下金陵洗战裙。
雁塞烽消无斥堠,王庭犁罢尽耕耘。
中兴大写功臣貌,返正应推第一勋!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钱澄之所作的《闻岭南信志喜》。诗中描绘了听到岭南传来捷报后的喜悦之情,以及对边疆安宁、国家繁荣景象的憧憬。

首句“翠盖霓旌常在眼”,以华丽的意象开篇,仿佛翠绿的旗帜和霓裳舞动的场景常在眼前,象征着胜利与荣耀。接着“三湘、百粤久无闻”两句,表达了对南方边疆长久以来平静的欣慰,暗示了战争的结束和和平的到来。

“羽书快捧江西捷,露布惊传岭表文”描绘了捷报迅速传来的场景,羽书(古代传递紧急军情的文书)和露布(公告或告示)分别代表了不同形式的报捷,显示出消息的迅速和重要性。

“雾散庾关开汉月,风清瘴海失妖氛”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来隐喻边疆的稳定与和平,雾散、月开、风清、瘴海失妖氛,都象征着战争的结束和环境的改善。

“荆、湖义勇声全壮,章、贡孤穷力又分”则赞美了在战争中表现出色的将士们,无论是荆湖之地的勇士还是章贡地区的士兵,都展现了他们的英勇和力量。

“遂使桂林腾紫气,坐看端水捧黄云”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国家的繁荣景象,桂林腾起紫气,端水之上黄云汇聚,象征着国家的昌盛和祥瑞。

“门前履错星辰客,帐下威生虎豹群”描述了朝廷对有功之臣的礼遇,门前宾客如云,皆为星宿般的贤士,帐下则是英勇的将领,形象地展示了国家对英雄的尊重。

“身著戎衣迎御辇,手披仙仗拜明君”表现了将士们在皇帝面前的恭敬与忠诚,身着戎装迎接皇帝的车驾,手持仙杖向明君行礼。

“金阶独对边机密,铁券频辞诏使勤”则体现了大臣在处理边疆事务时的谨慎与勤勉,以及对皇帝诏令的积极响应。

“处处农歌沽酒庆,家家官路瓣香焚”描绘了全国上下庆祝胜利、百姓欢庆的场景,农夫歌唱,举杯庆祝,家家户户在官道上焚烧香火,表达对国家的感激和祝福。

“早趋南浦烧攻具,直下金陵洗战裙”表达了对战争装备的处理,以及对未来的展望,提前准备南下的工具,直接前往金陵清洗战裙,预示着新的开始和和平的到来。

“雁塞烽消无斥堠,王庭犁罢尽耕耘”描绘了边疆的和平景象,雁塞烽火熄灭,不再有斥堠(古代用于瞭望敌情的哨兵),王庭停止耕种,意味着彻底的和平。

最后,“中兴大写功臣貌,返正应推第一勋!”表达了对功臣的赞美和对国家复兴的期待,认为他们为国家的中兴做出了最大的贡献,应当得到最高的荣誉和尊敬。

整首诗情感饱满,描绘了从战争到和平、从动荡到稳定的转变过程,以及国家对英雄的礼遇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繁荣、人民幸福的深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