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功名士,发迹昉穷边
出处:《出塞行五首 其五》
宋末元初 · 方一夔
登高望西北,里数逾五千。
谁言龙庭远,转盼跨幽燕。
喊声振瓦石,斗志前旌旃。
足蹈猛虎尾,手揽饥蛟涎。
富贵自有命,此身若浮烟。
古来功名士,发迹昉穷边。
不见小盘龙,兜鍪换貂蝉。
岂为章句儒,白首埋陈编。
见嗤灰与土,黯死吹不然。
谁言龙庭远,转盼跨幽燕。
喊声振瓦石,斗志前旌旃。
足蹈猛虎尾,手揽饥蛟涎。
富贵自有命,此身若浮烟。
古来功名士,发迹昉穷边。
不见小盘龙,兜鍪换貂蝉。
岂为章句儒,白首埋陈编。
见嗤灰与土,黯死吹不然。
鉴赏
这首诗《出塞行五首(其五)》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方一夔所作。诗中描绘了边塞将士的英勇与豪情,以及对功名的追求与对生命的感慨。
首句“登高望西北,里数逾五千”,开篇即以壮阔的视角,展现了诗人站在高处眺望西北边疆的景象,里数之多,暗示边塞之遥远。接着,“谁言龙庭远,转盼跨幽燕”两句,运用反问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边塞虽远,但战士们视若无物,勇往直前的决心。
“喊声振瓦石,斗志前旌旃”描绘了战场上的激烈战斗场景,喊声震天,士兵们的斗志如同旗帜般鲜明。接下来,“足蹈猛虎尾,手揽饥蛟涎”更是将战士们的勇敢与凶猛形象地展现出来,他们敢于挑战最危险的敌人,不畏生死。
“富贵自有命,此身若浮烟”则体现了诗人对功名与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富贵并非轻易可得,生命如浮云般短暂,强调了个人命运的不可控性。最后,“古来功名士,发迹昉穷边”指出自古以来,许多功成名就的英雄都是从边疆开始,表达了对边疆将士的敬仰之情。
“不见小盘龙,兜鍪换貂蝉”通过对比,讽刺了那些只知追求表面荣耀,而忽视真正功绩的人。“岂为章句儒,白首埋陈编”则表达了对那些只沉迷于书本学问,而不愿投身实践的学者的批评。
“见嗤灰与土,黯死吹不然”则是对生命的终极感慨,即使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辉煌,最终也难免归于尘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英雄主义的赞美,对生命意义的深思,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具有强烈的情感张力和深刻的哲理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