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见山灵喜,如看柱史来
出处:《李士举见寄次韵为谢二首 其二》
宋 · 晁公溯
想见山灵喜,如看柱史来。
江清无急硖,野润失飞埃。
行揽孟博辔,再然安国灰。
相过忍遽别,莫放锦帆开。
江清无急硖,野润失飞埃。
行揽孟博辔,再然安国灰。
相过忍遽别,莫放锦帆开。
注释
山灵:指山水之神灵。柱史:古代负责记录历史的官员。
急硖:湍急的峡湾。
野润:田野湿润。
孟博:可能指历史人物或友人,以其名字代指友好的交往。
安国灰:可能是象征性的,表示敬意或纪念某人。
忍遽别:不忍心突然分别。
锦帆:华丽的船帆,常用来形容船只。
翻译
想象山水之灵也会感到喜悦,如同迎接古代史官的到来。江水清澈没有湍急的峡湾,野外湿润不再有飞扬的尘埃。
行走时牵着孟博的马缰,再次点燃安国的薪柴以示敬意。
相聚相访怎能轻易分别,不要急于解开系船的锦帆离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晁公溯在欣赏自然景色和友人来访时的喜悦心情。首句“想见山灵喜”以拟人手法表达对山川之美的期待与欣喜,仿佛山川也有灵性,能感知诗人的愉悦。接着,“如看柱史来”将友人李士举比作古代贤良的史官,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对友人到来的敬重和期待。
“江清无急硖,野润失飞埃”两句写出了江水清澈,没有湍急的险滩,野外湿润清新,没有尘埃飞扬,营造出宁静而宜人的环境,反映出诗人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惬意。
“行揽孟博辔,再然安国灰”引用典故,借孟博(东汉名士)的典故表达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希望像安国那样燃起热情,共同探讨学问。最后,“相过忍遽别,莫放锦帆开”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短暂和不舍,希望时间能停留,不要急于分别,表达了深厚的情谊。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通过山水、典故和情感交融,展现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真挚的友情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