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羊驱于前,彼猫肩于左
就中语奇绝,最是涉与岛。
谁欤作此图,题以杨通老。
行行四五人,长短各有荷。
瓢者帽且髯,席者头不裹。
或牧而尚髫,或负而似跛。
孟光衣颇宽,灵照袖亦拖。
一儿解持箠,一儿才剪箠。
处士独跨驴,牛乃背其媪。
彼羊驱于前,彼猫肩于左。
琴二荻篮双,生计亦甚夥。
应嫌俗子知,必住深山可。
低眉得何句,手卷岂其稿。
若逢李十二,定复歌饭颗。
薏苡或招谗,胡椒能惹祸。
君子哉若人,万物备于我。
鉴赏
这首诗《杨通老移居图》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杨通老及其家人在新居的生活场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细节和生动的比喻,将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诗的开头“忆昔移居诗,在集篇篇好”,表达了对过去移居生活的怀念,引出对杨通老新居生活的描述。接着,“就中语奇绝,最是涉与岛”两句,赞美了杨通老移居生活中的独特之处,暗示其生活充满了奇异的趣味。
接下来,诗人通过一系列的人物描写,展现了杨通老及其家人的日常生活情景。从“瓢者帽且髯,席者头不裹”到“孟光衣颇宽,灵照袖亦拖”,再到“一儿解持箠,一儿才剪箠”,这些细节描绘了家庭成员的不同特点和活动,既有成年人的忙碌,也有孩童的天真活泼。
“处士独跨驴,牛乃背其媪”一句,描绘了杨通老独自骑驴,而老妇人则被牛背上的场景,体现了人物之间的和谐共处。随后,“彼羊驱于前,彼猫肩于左”则展示了动物与人的互动,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
“琴二荻篮双,生计亦甚夥”两句,点明了杨通老及其家人生活的简单与自给自足,通过“琴二”和“荻篮双”的描述,展现了他们生活的艺术情趣和物质丰富。
最后,“应嫌俗子知,必住深山可”表达了对杨通老远离尘嚣、追求宁静生活的向往。“低眉得何句,手卷岂其稿”则暗示了杨通老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找到灵感,创作出美妙的诗句。
“若逢李十二,定复歌饭颗”一句,借用唐代诗人杜甫的典故,表达了对杨通老才华的肯定和对其未来创作的期待。“薏苡或招谗,胡椒能惹祸”则以古代的典故,隐喻了杨通老可能面临的误解和非议,但诗人坚信他是一位君子,具备包容万物的胸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不仅描绘了杨通老移居生活的场景,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对杨通老个人品质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