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大地是吾檀越,梅花杏花先后发
出处:《送茶头并化士 其十一》
宋 · 释慧空
尽大地是吾檀越,梅花杏花先后发。
绿杨阴下问长安,门门有路皆通达。
祖师禅,活鱍鱍,长粳米饭抄满钵。
绿杨阴下问长安,门门有路皆通达。
祖师禅,活鱍鱍,长粳米饭抄满钵。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底蕴,充满了哲理与智慧。诗人以“尽大地是吾檀越”开篇,将世界万物视为修行者,寓意众生皆可成为修行的对象,体现了禅宗中“一切法皆是佛法”的观点。
“梅花杏花先后发”描绘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梅花先开,杏花随后绽放,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变化,同时也暗示了修行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体验和成长。
“绿杨阴下问长安,门门有路皆通达”则进一步阐述了禅宗中的“无门关”思想,即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皆可悟道,无需刻意寻找特定的修行场所或方法。绿杨阴下的长安,象征着现实生活的道路,而“门门有路皆通达”则强调了无论身处何地,都有通往觉悟的道路。
“祖师禅,活鱍鱍,长粳米饭抄满钵”最后三句,以生动的比喻收尾。祖师禅,指禅宗的传承与实践;活鱍鱍,形容禅宗修行的鲜活与生动;长粳米饭抄满钵,则象征着修行的成果与满足。整句话传达了禅宗修行的真谛在于生活本身,通过日常生活的实践,可以达到心灵的满足与觉醒。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禅宗的哲学思想,还蕴含了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与对修行的独到见解,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