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起南望天濛濛,海波岭树迷双瞳
显荣有志将柰何,閒庭终日张雀罗。
古人今人重柱史,万夫辟易看颐指。
青春绣斧羡君归,无限声华溢甘旨。
骄行骢马金鞍光,尘埃不敢沾衣裳。
阴阴杨柳平湖路,习习清风绿野堂。
堂中大老良方伯,蚤乞閒身对泉石。
杖屦违来今几年,年年天际孤云白。
今年去作观风使,花鸟窥人知乐意。
揽辔谁知有范滂,捧檄真能贱毛义。
村巷传呼御史临,纷纷拜揖人如林。
三三两两里父叹,一经不负当年心。
桑榆歘忽生兰茝,镇日欢娱夜未改。
戏綵新供昼锦明,婉容犹带霜威在。
晓起南望天濛濛,海波岭树迷双瞳。
急别庭闱问前路,一封归奏明光宫。
鉴赏
此诗《送沈侍御便道归省》由明代诗人孙绪所作,描绘了一位官员归乡省亲的情景,充满了对故乡和家人的深情厚谊。
首句“丈夫游宦居闲散”,点出主人公长期在外为官,远离家乡的现状。接着“斗粟未充衣未暖”两句,形象地表达了生活艰辛,衣食不周的境况。然而,即便如此,主人公仍怀有远大的志向,“显荣有志将奈何”,显示出其内心深处对于功名的追求与不甘。
“閒庭终日张雀罗”一句,以“张雀罗”比喻设置陷阱,暗喻主人公虽身处闲散,但心中仍怀有捕捉机遇、实现抱负的渴望。接下来的“古人今人重柱史,万夫辟易看颐指”两句,通过对比古今,强调了柱史(即辅佐君主的大臣)的重要性,以及主人公作为柱史所具备的影响力。
“青春绣斧羡君归”一句,表达了对主人公归乡的羡慕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在官场上的成就与地位。接下来的“无限声华溢甘旨”一句,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归乡后,家人因他的归来而感到的喜悦与满足。
“骄行骢马金鞍光,尘埃不敢沾衣裳”两句,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主人公归乡时的威仪与尊贵,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他的尊敬与敬畏。
“阴阴杨柳平湖路,习习清风绿野堂”两句,描绘了归乡途中宁静美丽的景色,营造了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接下来的“堂中大老良方伯,蚤乞閒身对泉石”两句,通过描述主人公归乡后的悠闲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杖屦违来今几年,年年天际孤云白”两句,通过对比主人公在外为官多年与归乡后的平静生活,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当下生活的珍惜。
“今年去作观风使,花鸟窥人知乐意”两句,描绘了主人公再次踏上旅途,以观风使的身份巡视地方,花鸟仿佛也懂得了他的心意,充满了对这次旅程的期待与喜悦。
“揽辔谁知有范滂,捧檄真能贱毛义”两句,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赞扬了主人公的正直与高尚品德,表达了对他品格的敬仰。
“村巷传呼御史临,纷纷拜揖人如林”一句,描绘了主人公到达乡村时受到热烈欢迎的场景,体现了他深受民众爱戴的形象。
“三三两两里父叹,一经不负当年心”一句,通过村民的感叹,表达了对主人公过去努力与付出的认可,以及对他在归乡后依然不忘初心的赞赏。
“桑榆歘忽生兰茝,镇日欢娱夜未改”两句,描绘了主人公归乡后,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幸福时光,以及这种快乐的持续性。
“戏綵新供昼锦明,婉容犹带霜威在”两句,通过描绘主人公归乡后的轻松愉快与温和态度,以及他依然保持着一定的威严,展现了他性格的多面性。
最后,“晓起南望天濛濛,海波岭树迷双瞳”两句,通过晨起眺望远方的景象,表达了主人公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急别庭闱问前路,一封归奏明光宫”两句,总结了主人公在归乡后,虽然暂时告别了家庭,但仍然心系朝廷,准备将归途中的所见所闻上报朝廷,展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与责任感。
整首诗通过对主人公归乡省亲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复杂的情感世界、高尚的品德以及对家庭、国家的深厚情感,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与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