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送一声钟,苍茫隔烟渚
佳处留山坳,一水路偏阻。
乘兴偶来游,空濛驾柔橹。
舍舟踏山石,荦确行里许。
涧断微云通,林疏远岑补。
天晴朗众峰,石罅滴泉乳。
入寺且幽憩,寺名稽六祖。
唐时号梵行,磨碣为考古。
橘柚纷红黄,累累压堂庑。
老僧扫落叶,山茶瀹泉煮。
禅房坐已暝,炊烟起缕缕。
薄暮归途促,岭外月初吐。
忽送一声钟,苍茫隔烟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游览古寺的壮丽景象与内心感受。首句“我登白云亭,遥望耸梵宇”,开篇即展现出诗人登高远眺的情景,梵宇高耸,预示着接下来将有一番不凡的旅程。接着,“佳处留山坳,一水路偏阻”两句,描绘了山水之间,佳景隐藏于山间,道路曲折难寻的自然之美。
“乘兴偶来游,空濛驾柔橹”表现了诗人兴致勃勃地乘船游览,享受着水上的宁静与空灵。随后,“舍舟踏山石,荦确行里许”则转而描述了诗人下船后,徒步登山的艰难与坚持。这一段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环境的险峻,也体现了诗人对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和决心。
“涧断微云通,林疏远岑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涧云雾缭绕,林间远山若隐若现的美景。接下来,“天晴朗众峰,石罅滴泉乳”更是将画面推向高潮,晴空万里之下,群峰挺立,石缝中泉水潺潺,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入寺且幽憩,寺名稽六祖”点明了诗人最终到达的目的地——六祖寺,这里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还充满了宁静与神秘的气息。诗人在这里短暂休息,感受着古寺的庄严与宁静。
“唐时号梵行,磨碣为考古”表达了对古寺历史的追忆与敬仰,通过碑文的研读,探寻着过往的痕迹与故事。最后,“橘柚纷红黄,累累压堂庑”描绘了寺内丰收的景象,橘柚挂满枝头,一片生机盎然。
“老僧扫落叶,山茶瀹泉煮”展现了僧侣们的生活场景,他们忙碌于清扫落叶,烹煮山茶,生活虽简朴却充满禅意。诗人在此静坐,直至夜幕降临,炊烟袅袅升起,预示着一天的结束。
“薄暮归途促,岭外月初吐”描绘了诗人归途中的景色,月光初升,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最后,“忽送一声钟,苍茫隔烟渚”以钟声作为收尾,象征着旅程的结束与心灵的平静,同时也暗示着未来旅程的无限可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人文历史、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