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晚常嗟南北分,故家文献少知闻
出处:《拜吕舍人墓》
宋 · 韩淲
生晚常嗟南北分,故家文献少知闻。
襄阳耆旧无庞老,独对高坟看白云。
襄阳耆旧无庞老,独对高坟看白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淲所作的《拜吕舍人墓》。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吕舍人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首句“生晚常嗟南北分”,点明了诗人与吕舍人生活在不同的时代,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接着,“故家文献少知闻”一句,既是对吕舍人身后名声不显的惋惜,也暗含了对吕舍人学问与品德的肯定,因为“文献”不仅指书籍文献,也象征着一个人的学识与贡献。
“襄阳耆旧无庞老”一句,通过对比历史上的庞老(庞德公),强调了吕舍人在襄阳地区的影响与地位。庞德公是三国时期的人物,以隐居著称,此处借庞老之名,意在突出吕舍人虽已离世,但其精神与影响犹存,如同古代贤士一般,值得后人缅怀与尊敬。
最后,“独对高坟看白云”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肃穆的画面,诗人独自面对吕舍人的高大坟墓,仰望天边的白云,寄托了对逝者的深深哀思与敬仰。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吕舍人墓地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先贤的追忆与崇敬,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逝去岁月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