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譬犹八面窗,八方可从入全文

譬犹八面窗,八方可从入

出处:《赠术士邵易庵
宋 · 何梦桂
易道皆万变,万汇寄一易。
大道降九流,至理散方术。
譬犹八面窗,八方可从入
譬犹九达衢,九轨所由出。
道术虽二致,殊途极归一。
得医为仓扁,得法为轨革。
郭氏探锦囊,甘心步璇历。
勿谓所执微,垂名等籍籍。
易庵挟四技,每技探易赜。
技分易不精,君独精以密。
我愧绝韦编,所得止一画。
一画未为病,错出已什伯。
四事君尽兼,惧君苦形役。
持此应世间,化身须百亿。

拼音版原文

dàojiēwànbiànwànhuì

dàojiàngjiǔliúzhìsànfāngshù

yóumiànchuāngfāngcóng

yóujiǔjiǔguǐsuǒyóuchū

dàoshùsuīèrzhìshūguī

wèicāngbiǎnwèiguǐ

guōshìtànjǐnnánggānxīnxuán

wèisuǒzhíwēichuímíngděng

ānxiéměitàn

fēnjīngjūnjīng

kuìjuéwéibiānsuǒzhǐhuà

huàwèiwèibìngcuòchūshénbǎi

shìjūnjìnjiānjūnxíng

chíyìngshìjiānhuàshēnbǎi亿

鉴赏

这首诗名为《赠术士邵易庵》,出自北宋时期的文人何梦桂之手。诗中的“易”指的是《易经》,即中国古代的一部典籍,包含了哲学、宇宙观和占卜等多方面的知识。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易经》深邃内涵的描绘,以及对术士邵易庵的赞美,展现了自己对于《易经》的理解与敬仰。

开篇“易道皆万变,万汇寄一易”表达了《易经》的哲学思想,即万物皆有变化,但这些变化又归于一个根本。接着,“大道降九流,至理散方术”则进一步阐述了《易经》蕴含的深邃哲理,它能够贯穿一切、解答各种疑难。

在“譬犹八面窗,八方可从入”与“譬犹九达衢,九轨所由出”中,作者以窗与衢(街)为喻,比喻《易经》的广博和深邃,如同可以从各个方向进入的空间,或者说是通往各处的道路。

“道术虽二致,殊途极归一”则指出了尽管《易经》中的道与术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但最终都指向一个统一的真理。紧接着,“得医为仓扁,得法为轨革”用医治疾病和制作车辆的比喻,表达了掌握《易经》的重要性。

“郭氏探锦囊,甘心步璇历”中的“郭氏”可能是指古代著名的占星家郭璞,而“探锦囊”则象征着深入理解和探索。"甘心步璇历"则表达了对《易经》研究的乐在其中。

下文“勿谓所执微,垂名等籍籍”劝诫读者不要认为自己掌握的知识微不足道,而应当努力使自己的学问与古人相媲美。接着,“易庵挟四技,每技探易赜”中的“邵易庵”应是指诗中所贺之人,"每技探易赜"则表达了他在《易经》研究上的精进与深入。

“技分易不精,君独精以密”赞扬的是邵易庵在《易经》研究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而其他人则难以企及。紧接着,“我愧绝韦编,所得止一画”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学问感到自卑,只能勉强算得上是一点浅薄的理解。

最后,“一画未为病,错出已什伯”则是说即使只有一点浅薄的理解,也会有许多错误出现。"四事君尽兼,惧君苦形役"表达了对邵易庵在《易经》研究上付出的巨大努力和辛勤劳作的敬佩与忧虑。而“持此应世间,化身须百亿”则是期望通过对《易经》的深入研究,为世人带来无尽的智慧光芒。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于《易经》的崇敬之情,也彰显了邵易庵在该领域内的卓越成就和深厚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