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周行栉比未应充,荐庙方求古鼎钟全文

周行栉比未应充,荐庙方求古鼎钟

宋 · 晁补之
周行栉比未应充,荐庙方求古鼎钟
经眼乍愁千纸积,解颐聊喜一言逢。
黄花庭槛时虽过,白酒邻槽愿可从。
更促寄衣真似旅,晓堂初怯露寒浓。

注释

周行:四周排列的屋舍。
栉比:紧密排列。
充:足够。
荐庙:祭祀神庙。
古鼎钟:古代的祭器(鼎和钟)。
乍愁:突然感到忧虑。
千纸积:堆积如山的书卷。
解颐:开怀一笑。
一言逢:一句交谈。
黄花:菊花。
白酒:清酒。
愿可从:希望能够实现。
寄衣:邮寄衣物。
真似旅:就像在外旅行。
晓堂:清晨的厅堂。
露寒浓:浓重的露水寒意。

翻译

四周排列的屋舍恐怕还不够,祭祀神庙正需要古鼎和钟声。
堆积如山的书卷偶尔令人忧愁,但一句交谈却能带来片刻欢笑。
尽管黄花已过庭院栏杆,但希望能与邻居共饮白酒的愿望可以实现。
频繁催促衣物寄送,就像在外旅行的人一样,清晨的厅堂里我畏惧浓重的露水寒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锁试呈同舍三首》中的第三首。诗中,诗人以观察和体验为线索,表达了对知识积累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周行栉比未应充”描绘了读书人如织的繁忙景象,暗示积累学问的道路漫长而繁复,但诗人认为仅凭这些还不够充实。接下来,“荐庙方求古鼎钟”借古物比喻高深的学问,表达出对古代典籍和知识宝藏的向往。

“经眼乍愁千纸积”写出了诗人面对堆积如山的书籍时的忧虑和压力,然而,“解颐聊喜一言逢”则转而表达在交流中找到乐趣的欣慰,即通过与朋友的交谈,能够暂时忘却烦恼,找到共鸣。

“黄花庭槛时虽过”以秋菊的凋零象征时光流逝,诗人希望能在闲暇时与邻居共饮白酒,享受片刻的轻松与惬意。“更促寄衣真似旅”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依赖,仿佛身在旅途一般,期待着朋友的关怀。

最后一句“晓堂初怯露寒浓”以清晨的寒露形容心境的敏感和孤独,诗人担心早晨的寒气,也暗示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友情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读书经历和对友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学问的追求和对人情温暖的向往,体现了宋代理学背景下士人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