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奈睡眸开彻夜,可堪肝病苦逢春
出处:《妇病忧绝》
明 · 王彦泓
药饵无征怪梦频,漫将牲玉祷明神。
巉岩骨出难眠坐,细碎心烦易喜嗔。
争奈睡眸开彻夜,可堪肝病苦逢春。
繁华白日重门掩,绕榻啼痕满六亲。
巉岩骨出难眠坐,细碎心烦易喜嗔。
争奈睡眸开彻夜,可堪肝病苦逢春。
繁华白日重门掩,绕榻啼痕满六亲。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彦泓的《妇病忧绝(其一)》描绘了一位深陷疾病困扰的妇人及其家人的忧虑与悲痛。首句“药饵无征怪梦频”,写出了病人服用药物却不见明显效果,只能在频繁的怪梦中寻求解脱,暗示了疾病的顽固和治疗的艰难。接着,“漫将牲玉祷明神”表达了家人对神明的求助,但又深知祈祷未必能解决问题,流露出无奈与迷茫。
“巉岩骨出难眠坐”形容病人的身体状况严重,骨骼凸显,难以入眠,只能坐着忍受痛苦。“细碎心烦易喜嗔”则揭示了她内心的焦虑,琐事都能引发烦躁,甚至容易动怒。接下来,“争奈睡眸开彻夜”描述了病人彻夜难眠的情景,而“肝病苦逢春”则加重了悲愁,春天本是生机勃勃的季节,却因病痛显得更加苦涩。
最后两句“繁华白日重门掩,绕榻啼痕满六亲”描绘了家庭的凄凉景象,即使白天家中大门紧闭,笼罩在悲伤之中,亲人围绕病榻哭泣,泪水浸湿了所有人的脸颊,展现了深深的忧虑和无助。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病妇的身心煎熬以及家庭的悲痛氛围,展现了明代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和疾病的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