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君生长为山邻,终日熟游非曰乍
出处:《钱士弘阻游虞山》
明 · 沈周
我悬虞山当一舍,曾几寻山止其下。
见山便怪老足困,剑门拂水心空挂。
诸君生长为山邻,终日熟游非曰乍。
今朝懊恼有长篇,颇被春泥妨不借。
尽自空濛雨亦奇,抱衾况宿林庐夜。
开门点火照芙蓉,湿翠还堪酒中泻。
见山便怪老足困,剑门拂水心空挂。
诸君生长为山邻,终日熟游非曰乍。
今朝懊恼有长篇,颇被春泥妨不借。
尽自空濛雨亦奇,抱衾况宿林庐夜。
开门点火照芙蓉,湿翠还堪酒中泻。
鉴赏
这首明代沈周的《钱士弘阻游虞山》描绘了诗人因友人钱士弘阻止游玩而产生的微妙心情。首句“我悬虞山当一舍”,以夸张手法表达对虞山的向往,仿佛虞山近在咫尺。次句“曾几寻山止其下”则写出诗人曾多次探访虞山的经历。
“见山便怪老足困,剑门拂水心空挂”两句,通过“怪”字和“空挂”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山景的痴迷以及因年事渐高而产生的疲倦感。接着,诗人提到朋友们与山为邻,对山的熟悉如同家常,而他今日却因春泥阻碍无法畅游,流露出一丝懊恼。
“尽自空濛雨亦奇,抱衾况宿林庐夜”描绘了雨中的虞山景色,即使风雨交加,也别有一番情趣。诗人想象着在雨夜中抱着被子,身处林庐,仍有欣赏美景的雅兴。最后一句“开门点火照芙蓉,湿翠还堪酒中泻”,以火光映照出山间芙蓉的翠色,并设想将这湿润的翠绿倒入酒中,增添了诗的意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虞山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因外界因素未能尽兴游玩的遗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和对生活的闲适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