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好山凌碧落,一窗修竹称清虚
出处:《游云居庵次钱学士韵》
明 · 韩雍
乘间同谒梵王居,满眼风光画不如。
四面好山凌碧落,一窗修竹称清虚。
苏公丘壑情偏放,范老江湖心暂舒。
和罢阳春人尽醉,不知身世在堪舆。
四面好山凌碧落,一窗修竹称清虚。
苏公丘壑情偏放,范老江湖心暂舒。
和罢阳春人尽醉,不知身世在堪舆。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韩雍的《游云居庵次钱学士韵》描绘了作者游览云居庵时的所见所感。首句“乘间同谒梵王居”表达了与友人一同拜访佛寺的经历,梵王居可能指的是庵中的主要殿堂。接下来的“满眼风光画不如”运用了比喻,形容眼前的自然景色胜过任何画卷,展现出云居庵环境的优美。
“四面好山凌碧落”进一步描绘了四周山峦高耸入云,与蓝天相接的壮观景象,而“一窗修竹称清虚”则转向庵内,以修长的竹子衬托出环境的宁静与超凡脱俗。诗人借苏轼(苏公)的山水情怀和范仲淹(范老)的江湖心境,表达了自己的心境暂时得到放松和愉悦。
尾联“和罢阳春人尽醉,不知身世在堪舆”则寓言式地表达,游玩结束后,众人沉浸在和谐美好的氛围中,仿佛忘却了世俗的烦恼,连自身身处何处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整首诗通过描绘景致和抒发情感,展现了云居庵的幽静与诗人的心境变化。